金棱玉海比连城,假借文章取盛名。
- 鉴赏
这首诗《献砚诗》由唐代诗人方为所作,通过“金棱玉海比连城,假借文章取盛名”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文才与物质财富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金棱玉海比连城”,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砚台的珍贵与价值比作连城之宝,即连成一片的城市,以此强调砚台的稀有与珍贵。这里的“金棱”指的是砚台边缘的金色装饰,象征着其工艺的精湛和价值的不凡;“玉海”则可能暗指砚台材质的珍贵,如同玉石一般,具有高雅的气质和无价的价值。“比连城”则是进一步强调这种珍贵程度,仿佛是能够与连成一片的城市相媲美的珍宝,突出了砚台作为文人墨客珍爱之物的独特地位。
“假借文章取盛名”,则揭示了文人才华与名声之间的关系。在古代社会,文人的才华往往通过文章来展现,而文章的流传与赞誉则能带来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名声。因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通过创作优秀文章来获取名誉和声望的观点,暗示了文人在追求个人成就与社会地位时,文章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
整体而言,这首《献砚诗》不仅赞美了砚台的珍贵与美好,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文人才华与社会名声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李十八知常轩
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惊人味久长。
盖世功名棋一局,藏山文字纸千张。
无心海燕窥金屋,有意江鸥傍草堂。
惊破南柯少时梦,新晴鼓角报斜阳。
依韵和偶书相留
在昔有言无不雠,故于嘉咏岂宜休。
出奇吴国将能战,探隐汉宫人戏阄。
吹笛梦来犹记曲,爱歌老去未忘讴。
车中变服为秦客,头上南冠学楚囚。
日永欢呼遗博齿,夜深谈论废更筹。
海陵已有从游约,今欲西归且榜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