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始炎毒,沈忧坐匡床。
起行无所之,登高睇遐荒。
问昔西风归,飖飖向何方?
往还不可期,赖得天道常。
圣主御大历,故可稽明堂。
粲粲白骆驼,兹晨郊路长。
念我伏迁次,江海叶再黄。
旅怀抱焦火,思濯寒冰乡。
忽来浮苍雨,爽气吹衣裳。
稻田已就穫,晚种待新秧。
微躯亦易持,但愿蒸黎康。
夏末始炎毒,沈忧坐匡床。
起行无所之,登高睇遐荒。
问昔西风归,飖飖向何方?
往还不可期,赖得天道常。
圣主御大历,故可稽明堂。
粲粲白骆驼,兹晨郊路长。
念我伏迁次,江海叶再黄。
旅怀抱焦火,思濯寒冰乡。
忽来浮苍雨,爽气吹衣裳。
稻田已就穫,晚种待新秧。
微躯亦易持,但愿蒸黎康。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数日毒热喜雨适立秋先三日也》描绘了夏季酷暑难耐,诗人心情沉重,坐在床边思索。他起身无处可去,选择登高远望,对西风询问其归处,感叹人生无常。然而,他相信天道永恒,皇帝在明智的治理下,国家有望恢复安宁。
诗中提到的"白骆驼"和"郊路长"可能象征着夏日的景色,而"伏迁次"暗示了诗人的流离生活,江海叶变黄,表达出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内心的煎熬。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带来了清凉,象征着希望的到来,稻田即将丰收,晚种的新秧等待着生长。诗人感慨自身虽微小,但期盼百姓安康,体现了他的忧民情怀。
整首诗以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令变迁、生活困苦与国家治理的思考,以及对民生福祉的深深关怀。
我官广文馆,门巷正萧索。
王孙幸过我,开口有请托。
索诗慈顺堂,一再不可却。
人心有太平,此岂易描摸。
夭夭吹棘心,韡韡灿棣萼。
君方大欢足,天地费酬酢。
而我独零丁,诗复那可作。
因君索诗苦,谩荐尝试药。
中庸十五章,此理非外铄。
反身若不诚,为善终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