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缀高红,气毓金天朗。
无言妙容华,对者意弘敞。
凉飔久矣至,固绝趋炎想。
色倾南国姝,石带西山爽。
轻云动素波,疑渡银河响。
及含沆瀣馀,宛若仙人掌。
我行忽见之,褰裳欲孤往。
恨无华堂奉,宠以金瓶养。
过时而霰零,委顿均草莽。
才难岁易徂,忧来倚书幌。
亭亭缀高红,气毓金天朗。
无言妙容华,对者意弘敞。
凉飔久矣至,固绝趋炎想。
色倾南国姝,石带西山爽。
轻云动素波,疑渡银河响。
及含沆瀣馀,宛若仙人掌。
我行忽见之,褰裳欲孤往。
恨无华堂奉,宠以金瓶养。
过时而霰零,委顿均草莽。
才难岁易徂,忧来倚书幌。
此诗描绘了一幅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金秋朗日下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静美与高洁,以及其对人心境的深远影响。诗中“凉飔久矣至,固绝趋炎想”两句,巧妙地将荷花与凉风相联,不仅描绘了荷花在凉风中的清雅姿态,也暗示了荷花不受热浪侵扰的高洁品质。接下来,“色倾南国姝,石带西山爽”则进一步渲染了荷花的美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仿佛南国佳人与西山清爽融为一体。
“轻云动素波,疑渡银河响”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荷花池面的微波比作银河的倒影,增加了画面的神秘与浪漫色彩。最后,“及含沆瀣馀,宛若仙人掌”则将荷花的形态与仙人掌相比较,强调了荷花的独特与超凡脱俗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然而,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荷花易逝的忧愁,以及无法常伴其旁的遗憾,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钓竿何修修,施于东海头。
巨鳞如山岳,乘风渡洪流。岛屿深阔不可以垂钩。
沄涛荡激不可以方舟。吁嗟乎,奈之何。
或谓夜光之珠,潜于灵蛇。珊瑚木难,照耀金沙。
耸身濡首,珍宝盈车。失身不测,徒虚誇吁。
嗟乎奈之何,若木生海东,丹水发其荣。
群真上下骖鸾龙。千年如旦夕,至乐无终穷。
吾欲遇之将奚从。吁嗟乎,奈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