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干戈眼,舟穿乱石间。
不因深避地,何得饱看山。
江溃重围急,天横一线悭。
人言三峡险,此路足追攀。
一洗干戈眼,舟穿乱石间。
不因深避地,何得饱看山。
江溃重围急,天横一线悭。
人言三峡险,此路足追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大藤峡》。诗人通过描绘舟行于大藤峡中的景象,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壮丽与险峻。"一洗干戈眼"表达了诗人暂时摆脱战乱纷扰的喜悦,"舟穿乱石间"则刻画了峡谷中水流湍急、怪石嶙峋的画面。接下来的两句"不因深避地,何得饱看山",诗人庆幸自己能在此处隐秘之地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流露出对山水之美的赞叹。
"江溃重围急,天横一线悭"进一步描绘了江水奔腾、天空狭窄的场景,运用生动的比喻,表现出三峡的险峻。最后两句"人言三峡险,此路足追攀"呼应开头,既总结了峡中山水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这条险峻之路的向往和挑战精神。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大藤峡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拂水安弦,邀云卷幔,吹来玉笛无声。
攀摘高寒,妆楼一带香横。
春风词笔垂垂古,有簪花、格自天成。
夜蟾明,不信仙居,不傍瑶京。
频呵冷蕊愁何许,但清攸韵写,瘦共诗评。
倚遍筠枝,回阑直恁心盟。
臣才不及应渐左,算闺中、赋茗还能。
记曾经,飞雪江南,梦绕山青。
剪镫遥夕。问流黄刷罢,几番催织。
为捧心、消瘦年年,夜凉怨秋河,一墙红隔。
眼角情浓,更羞倚、曲屏风侧。
道花时不见,扑蝶重寻,顿怯风力。西楼向谁弄笛。
叹更阑月好,何事轻掷。
恁醉后、褪了燕支,有双袖黏来,者般狼籍。
齧臂痕深,又指与、些儿可识。
只难把、此愁打叠,绣裙百褶。
一烛摇红,孤吟隐几,倦来慵凭。
风帘夜夜,月黑了无清影。
更何堪、敲窗雨深,逼人未耐单衣冷。
只丁耽听取,宵长漏短,一声声尽。琴润。幽篁径。
好韵奏金徽,香温宝鼎。东邻酒事,早又阑珊花信。
恼天公、愁霖暗催,计团近局还自等。
试占时、蜡穗烟高,放晴明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