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藤峡》
《大藤峡》全文
宋 / 曾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一洗干戈眼,舟穿乱石间。

不因深避地,何得饱看山。

江溃重围急,天横一线悭。

人言三峡险,此路足追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éngxiá
sòng / céng

gānyǎnzhōu穿chuānluànshíjiān

yīnshēnbǎokànshān

jiāngkuìzhòngwéitiānhéng线xiànqiān

rényánsānxiáxiǎnzhuīpā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大藤峡》。诗人通过描绘舟行于大藤峡中的景象,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壮丽与险峻。"一洗干戈眼"表达了诗人暂时摆脱战乱纷扰的喜悦,"舟穿乱石间"则刻画了峡谷中水流湍急、怪石嶙峋的画面。接下来的两句"不因深避地,何得饱看山",诗人庆幸自己能在此处隐秘之地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流露出对山水之美的赞叹。

"江溃重围急,天横一线悭"进一步描绘了江水奔腾、天空狭窄的场景,运用生动的比喻,表现出三峡的险峻。最后两句"人言三峡险,此路足追攀"呼应开头,既总结了峡中山水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这条险峻之路的向往和挑战精神。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大藤峡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翻译
洗净了战争的眼眸,船在乱石中穿行。
如果不是因为深深躲避战乱,怎能饱览眼前的山川。
江水突破重重包围,水流湍急,仿佛天空仅剩一线缝隙。
人们常说三峡艰险,这条路却足以让人攀登挑战。
注释
干戈:战争。
舟:船。
乱石:散乱的石头。
避地:躲避战乱的地方。
饱看:尽情欣赏。
溃:突破。
横:横亘。
一线:狭窄的一条线。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险:艰险。
追攀:追逐攀登。
作者介绍
曾几

曾几
朝代:宋   字:吉甫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生辰:1085--1166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猜你喜欢

题画石为吴骏公

骨则有馀,态殊不足。问之君平,传于五鹿。

(0)

玉楼春

朝朝花下催梳掠。镜槛呵香妆澹薄。

误伊春睡比花浓,暂梦不离山水乐。

横塘一夕和烟泊。却望琴台天样隔。

半空塔影落西曛,犹见云端红袖著。

(0)

高阳台.顾羽素女史绿梅影楼填词图羽素为无锡顾蕳塘孝廉之妹

拂水安弦,邀云卷幔,吹来玉笛无声。

攀摘高寒,妆楼一带香横。

春风词笔垂垂古,有簪花、格自天成。

夜蟾明,不信仙居,不傍瑶京。

频呵冷蕊愁何许,但清攸韵写,瘦共诗评。

倚遍筠枝,回阑直恁心盟。

臣才不及应渐左,算闺中、赋茗还能。

记曾经,飞雪江南,梦绕山青。

(0)

解连环

剪镫遥夕。问流黄刷罢,几番催织。

为捧心、消瘦年年,夜凉怨秋河,一墙红隔。

眼角情浓,更羞倚、曲屏风侧。

道花时不见,扑蝶重寻,顿怯风力。西楼向谁弄笛。

叹更阑月好,何事轻掷。

恁醉后、褪了燕支,有双袖黏来,者般狼籍。

齧臂痕深,又指与、些儿可识。

只难把、此愁打叠,绣裙百褶。

(0)

锁窗寒.夜雨不止忆园东花事将阑用玉田韵

一烛摇红,孤吟隐几,倦来慵凭。

风帘夜夜,月黑了无清影。

更何堪、敲窗雨深,逼人未耐单衣冷。

只丁耽听取,宵长漏短,一声声尽。琴润。幽篁径。

好韵奏金徽,香温宝鼎。东邻酒事,早又阑珊花信。

恼天公、愁霖暗催,计团近局还自等。

试占时、蜡穗烟高,放晴明日稳。

(0)

好事近.赋水窗梅枝

瘦绿觅诗痕,昨夜梦云犹湿。

谁坐茜窗开处,恰一枝横入。

芳魂还倩笛招来,两两翠禽集。

怕向石阑题句,有那人香迹。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