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青山行,山行信多景。
渊潭清见底,杉桧翠交影。
况当冱阴天,风日凄以冷。
萧萧晚雨霁,突兀见斯岭。
岩峦互回合,洞壑极冲静。
有如画图开,不用丹青炳。
曩时董学士,探胜得真境。
眷兹心赏谐,更将文字骋。
至今凛清风,未觉岁月迥。
赏音会有人,二妙复来省。
阳春一继和,笔力肆豪猛。
小子忝后尘,盛事心已领。
揽旧又感今,中怀益耿耿。
沉吟久伫立,前峰欲含暝。
我并青山行,山行信多景。
渊潭清见底,杉桧翠交影。
况当冱阴天,风日凄以冷。
萧萧晚雨霁,突兀见斯岭。
岩峦互回合,洞壑极冲静。
有如画图开,不用丹青炳。
曩时董学士,探胜得真境。
眷兹心赏谐,更将文字骋。
至今凛清风,未觉岁月迥。
赏音会有人,二妙复来省。
阳春一继和,笔力肆豪猛。
小子忝后尘,盛事心已领。
揽旧又感今,中怀益耿耿。
沉吟久伫立,前峰欲含暝。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青山间漫步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如清澈的潭水、苍翠的松柏、寒冷的冬日、晚雨后的清新空气以及雄伟的山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诗人通过“况当冱阴天,风日凄以冷”表达了冬日的寒冷与清寂,随后“萧萧晚雨霁,突兀见斯岭”则描绘了雨后山岭的清晰与壮观。接着,“岩峦互回合,洞壑极冲静”进一步展示了山川的壮美与幽静,仿佛一幅自然界的画卷展开在眼前。
“有如画图开,不用丹青炳”一句,诗人赞叹自然之美远超人工绘画,强调了大自然本身的壮丽与和谐。接下来,诗人提到历史上的董学士曾在此地发现美景,并留下文字记录,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对美好事物传承的感慨。
“至今凛清风,未觉岁月迥”意味着尽管时间流逝,但这里的清风依然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痕迹,体现了对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欣赏此地美景,共同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以及自己对这一盛事的深切领悟与感慨。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时间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
庭院无人处。绮情生、镇日悲秋,悄无一语。
百感填膺芒角露,恨少霓裳歌舞。
漫记忆、前身儿女。
泥雪三生重印证,谱新词、遑说推敲苦。
天有缺,石能补。生平只为多情误。
触牢愁、酩酊难浇,蓬莱易沮。
哀乐小年难自遣,只听琵琶低诉。
何处是、满庭芳树。
但愿仙风飘引去,到珠宫、重问云霞侣。
离别久,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