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襄阳乐》
《襄阳乐》全文
唐 / 郑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春生岘首东,先煖习池风。

拂水初含绿,惊林未吐红。

渚边游汉女,桑下问庞公。

磨灭怀中刺,曾将示孔融。

(0)
注释
岘首:地名,位于湖北襄阳,此处指春天开始的地方。
拂水:轻轻触碰水面。
渚边:水中小洲边。
庞公:庞德公,东汉时期的隐士。
怀中刺:比喻心中的才智或抱负。
孔融:东汉名士,以才识著称。
翻译
春天在岘首山东方兴起,最先感受到习池的微风温暖。
水面轻拂,初显绿色,树林尚未展现出红色的花朵。
湖边,汉代女子游玩,询问着桑下的隐士庞公。
心中隐藏的锋芒,曾经向孔融展示过,如今已磨灭无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和生活情趣。"春生岘首东,先煖习池风"写出了春天气息在山头和水边缓缓扩散的场景,春风温暖而柔和,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拂水初含绿,惊林未吐红"则描绘了植物开始萌芽,但树木尚未呈现出鲜明的春色。这里的"拂"字形象地表达了水边草木在春风中轻柔摇曳的情状。

接下来的"渚边游汉女,桑下问庞公"转入了人物活动的描写。"渚"是小河或溪流的意思,这里指的是襄阳附近的一处水域。"汉女"可能是一位生活在当地的女子,她在溪边游玩时遇到了"庞公",后者可能是一位耆宿或有知识的人物。桑树下问候的情景展现了古人闲适自得的田园风光。

最后两句"磨灭怀中刺,曾将示孔融"则带有一种历史典故的意味。在古代,刺是用来记事的一种工具,这里提到的"怀中刺"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物品,它被磨灭,或许象征着时间流逝和往事已过。而"曾将示孔融"则是说这位诗人或主人公曾经向著名的文学家、政客孔融展示过这个磨灭的刺,可能是在谈论历史变迁或者是表达某种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春意盎然、人文风俗并存的画面,同时也蕴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深长。

作者介绍

郑锡
朝代:唐

[唐]郑锡,登宝应进士第。宝历间,为礼部员外。诗风朴实,擅长五律,《全唐诗》存诗十首。有传世名句“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此句出自其《日中有王子赋》。 
猜你喜欢

与范箕叟避暑西湖

快哉楚王风,庶人安得共。

西陂浩无价,不计吾侪用。

永日不可暮,穷居厌尘鬨。

出门有佳诣,咫尺窥潭洞。

危楼俯木杪,大厦森高栋。

户牖交梧楸,蒲荷接蘋葑。

闲持枕簟往,遽起江湖梦。

醒然凉肺肝,习习吹衣动。

世间贱易得,清风谁与重。

劳生不自觉,至乐那容众。

北窗与君享,世网念少纵。

肉食固肥甘,轻尘没飞鞚。

(0)

偈四首·其一

妙高山顶,云海茫茫。少室岩前,雪霜凛凛。

齐腰独立,徒自苦疲。七日不逢,一场懡㦬。

别峰相见,落在半途。只履西归,远之还矣。

(0)

燕待宫使郭舍人致语

琳宫仙客紫微郎,大笔由来远擅场。

三接恩光倾弁冕,五花文綵照缣缃。

蛟龙岂久逃雷雨,琏璧终须属庙堂。

莫惜当欢同尽醉,主人龚召客常杨。

(0)

招康朝小饮不至以诗来谢次韵戏答

谁遣声名速置邮,不才如我自休休。

知君只惯红裙饮,可是官身不自由。

(0)

重九书怀

几年重几曾为客,今日黄花特地愁。

北阙欢娱云杳蔼,南州消息雁沉浮。

惊人节物应无奈,浪迹生平可但休。

倚剑长吟楼阁暮,淡烟寒月不胜秋。

(0)

云庵和尚赞三首·其一

于自住境,见与见缘。如梦能所,如蜜中边。

帷具正眼,入此三昧。如妙莲华,出缘生海。

祖师活意,如来密机。成就众生,如鹍鹏飞。

使其自化,不由他悟。秀出丛林,光于佛祖。

趋灭陕右,诞生江南。暗中五色,天下云庵。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