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五名存事已非,断畦荒堑一凄其。
黄成虽有衡茅在,欲问前因总不知。
郭五名存事已非,断畦荒堑一凄其。
黄成虽有衡茅在,欲问前因总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人墓地的追思与感慨。首句“郭五名存事已非”点明了墓主人郭五的名字及其事迹已成过往,流露出一种历史变迁的无奈感。接着,“断畦荒堑一凄其”一句通过描述墓地周围的景象——断落的田埂和荒废的沟渠,营造出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后两句“黄成虽有衡茅在,欲问前因总不知”,则将思绪转向了墓主人的生前生活。黄成,可能是指墓主人或与之相关的人物,而“衡茅”则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即使墓主人还留有简陋的居所,但关于他生前的故事与原因,如今却无从知晓,只能徒增遗憾与怀念。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想象,展现了对逝去岁月与人物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面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时的无力感。
子有精庐,有巢是师。结绳为枢,剪茅而茨。
太朴不琢,以还吾天。虽有输倕,巧曷施焉。
太朴不饰,以保吾素。虽有五采,曷如其故。
蛾眉自妍,混沌畏之。身既隐矣,安用文为。
子庵曰朴,请对以默。诗不云乎,不大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