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俞母节诗》
《俞母节诗》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藁砧一别泪阑干,冰雪遗书墨未乾。

每执寒灯看不尽,独居罗帐岁将残。

红妆久歇孤鸾镜,白发仍簪五凤冠。

地下相逢应有问,丈夫犹自立孤难。

(0)
鉴赏

这首诗《俞母节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藁砧一别泪阑干”,以“藁砧”代指离别的情人或丈夫,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泪水如江河般流淌,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接着,“冰雪遗书墨未乾”一句,以“冰雪”比喻文字的纯洁与珍贵,暗示母亲留下的信件虽已干涸,但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却如同冰雪般永恒不灭,凸显了母亲遗言的宝贵与重要性。

“每执寒灯看不尽,独居罗帐岁将残”两句,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寒冷之夜,手持寒灯阅读母亲遗书的情景,以及岁月流逝、孤独度日的状态,进一步深化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里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红妆久歇孤鸾镜,白发仍簪五凤冠”则通过对比红妆与白发,鸾镜与五凤冠,展现了主人公从青春到老年的变化,以及对母亲形象的深刻记忆。红妆代表青春的美丽,而白发象征岁月的沧桑;鸾镜是古代女子梳妆打扮的工具,五凤冠则是古代贵族女性的头饰,这些意象的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也寄托了对母亲美好形象的怀念。

最后,“地下相逢应有问,丈夫犹自立孤难”两句,想象与母亲在地下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与敬仰。同时,通过“丈夫犹自立孤难”的自我反省,展现了主人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坚持,体现了对母亲教诲的铭记与遵循。

综上所述,《俞母节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情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坚持,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闲居杂兴十首·其八

土木非吾事,支东复拄西。

雨盈沟壅叶,檐侧础沈泥。

护壁时编苇,登楼恐折梯。

若无忧挠至,终岁亦安栖。

(0)

初夏过湖外别业

郊原新绿喜初晴,一曲湖光潋滟明。

几处楼台空锁钥,百年人物尽丘茔。

好花自分随春去,恶木宁思择地生。

独念索居闻识寡,夜窗长对读书檠。

(0)

天童寺

佛界似仙居,楼台出翠微。

浙中山水最,海内衲僧归。

草树有真意,禽鱼尽息机。

禅房无别事,唯见白云飞。

(0)

中秋家人玩月

年年照离别,今夕喜团栾。

不是人心异,全胜昨夜看。

八荒同皎洁,列宿让清寒。

自有银河路,乘槎到不难。

(0)

送灵师归吴

灵师殊可尚,颇不类浮屠。

托迹虽依佛,留心独喜儒。

风尘倦京洛,水石隐句吴。

破寺杉松老,南归旧隐孤。

(0)

戊寅人日

满饮东风酒,悠悠自醉眠。

英雄悲往运,儿女乐新年。

杨柳娇无赖,梅花老更妍。

半窗晴日晚,攲枕听春鸢。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