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峡州甘泉寺》
《留题峡州甘泉寺》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效]韵

轻舟横江来,吊古悲纯孝。

逶迤寻远迹,婉娈见遗貌。

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

古人飘何之,惟有风竹闹。

行行玩村落,户户悬网罩。

民风坦和平,开户夜无钞。

丛林富笋茹,平野绝虎豹。

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

(0)
注释
吊古:凭吊古人。
纯孝:极尽孝道。
逶迤:蜿蜒曲折。
遗貌:遗留的容貌。
涸尽:干涸。
风竹:风吹竹林。
悬网:挂着渔网捕鱼。
毋乃:难道、恐怕。
姜子教:指姜子牙的教化思想。
翻译
轻舟横渡江面而来,凭吊古人深感纯孝的悲伤。
蜿蜒曲折地追寻着他们的遗迹,温柔地看见了他们遗留的容貌。
清澈的泉水无法汲取,干涸后只留下空荡的石窖。
古人的身影飘向何处?只有风竹在喧闹中回响。
漫步村庄,家家户户挂着渔网。
民风淳朴,夜晚开门也不用担心盗贼。
丛林中满是鲜美的竹笋,平原上已无猛虎豹豹。
感叹啊,这是多么快乐的乡村,或许源于姜子牙的教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风光,诗人以轻舟横江的动作开篇,表达了对古人遗迹的追寻与怀念。"吊古悲纯孝"显示出诗人对于古代美德的赞扬之情。接着,"逶迤寻远迹,婉娈见遗貌"则是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寻觅历史痕迹,感受到先人的风范。

"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深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无法捕捉住这些美好事物的无奈。"古人飘何之,惟有风竹闹"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不在的现实表示一种淡然与接受。

接下来的几句:"行行玩村落,户户悬网罩。民风坦和平,开户夜无钞。丛林富笋茹,平野绝虎豹。"展现了一个祥和的乡村生活图景,其中人们安居乐业,没有忧虑,每家每户都在悠闲地捕鱼和网罗小动物,而这个地方又没有猛兽威胁,充满了生机与安全感。

最后一句"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样的美好乡村生活的赞叹,同时也提到了"姜子教",暗示这可能是一个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地方,人们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历史文化传承与个人精神追求的一种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归燕

营巢生计失,馀恨更依依。

故国知何处,西风满去衣。

花案空昨梦,柳巷竟残晖。

欲问兴亡事,无言各自飞。

(0)

冬日晨兴

开楼看雪坐,半榻著吟僧。

顽甚不知冷,唾来还欲冰。

空庭眠病鹤,冻壁立僵蝇。

邻巷有贫者,晓炊犹未能。

(0)

翠微亭·其一

涌壁千寻古面颜,仰凭天柱俯仙关。

松间雕镂轩墀月,未许诗人见一□。

(0)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其七

巨石亭亭缺齧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0)

廛居一首

广轮函丈中唐甓,安得青松柏筱楠。

兰菊葵荷聊代匮,鸟乌鹅鸭粗相谙。

中田他日规蜗舍,诸巘白云萦翠岚。

耕殖自营天韵佚,世芬妨道岂宜耽。

(0)

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其十竹溪

侧生昂九霄,萧森谷量簬。

溪岚翠欲滴,尘外嵇阮趣。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