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罢馀雾,旷然见遥岑。
依微夕照灭,窈窕寒云深。
隐几独成趣,据梧时自吟。
惟当草玄者,寂寞知予心。
高阁罢馀雾,旷然见遥岑。
依微夕照灭,窈窕寒云深。
隐几独成趣,据梧时自吟。
惟当草玄者,寂寞知予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宁静之美。首句“高阁罢馀雾”,描绘了一幅雾气渐散、天空逐渐清晰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接着,“旷然见遥岑”一句,点出了远处山峦的出现,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依微夕照灭,窈窕寒云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云层加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这里的“依微”和“窈窕”分别形容了光线的柔和和云层的绵延,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
“隐几独成趣,据梧时自吟”则转为描写诗人的个人活动,通过“隐几”(靠在几案上)和“据梧”(靠着梧桐树),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抒发,体现了文人雅士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生活态度。
最后,“惟当草玄者,寂寞知予心”表达了诗人对能够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感。这里的“草玄者”可能指的是那些同样追求精神境界、善于思考和表达内心情感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精神生活追求的独特视角。
春深琼岛轻阴碧,翠殿瑶阶甃文石。
貂蝉侍中晓传诏,殿头急宣供奉入。
玉音春暖珠琅琅,金篦屈折盘龙香。
十年珥笔向左掖,锦衣白日归故乡。
故乡归去隔江水,江上蘼芜一千里。
短楫红船载燕女,少妇深闺怨游子。
江头风急杨花飞,鹧鸪暮雨烟中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