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妇,情可伤,生平雅操冰与霜。
小姑作逆诚无良,众人默默将谁匡。
直言为姑陈,丹心照中堂。
不惜一人生,大义或可扬。
何意触姑怒,青蝇白璧反无光。
抱我寸心曲,终始谁能详。
死以天下事,辱为小姑偿。
彼苍不堕泪,万古摧肝肠。
杨烈妇,情可伤,生平雅操冰与霜。
小姑作逆诚无良,众人默默将谁匡。
直言为姑陈,丹心照中堂。
不惜一人生,大义或可扬。
何意触姑怒,青蝇白璧反无光。
抱我寸心曲,终始谁能详。
死以天下事,辱为小姑偿。
彼苍不堕泪,万古摧肝肠。
这首《杨烈妇辞》由明代诗人赵完璧所作,通过描绘杨烈妇的英勇行为,展现了她对家族伦理的坚守与牺牲精神。
诗中首先赞扬了杨烈妇的高尚情操,如同冰霜般纯洁坚韧。接着,揭示了小姑的恶行,以及周围人的沉默,暗示了社会环境对正义的压制。杨烈妇勇敢地站出来,以直言直谏的方式,维护了家族的尊严和道德底线,其赤诚之心照亮了家中每一个角落。她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追求大义,却不幸触怒了小姑,导致自己遭受不白之冤。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杨烈妇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她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公理,最终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理解。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不仅让人为之动容,也引发了对社会公正与道德价值的深刻反思。最后,诗人感慨于上天的不公,表达了对杨烈妇遭遇的深切同情与哀悼,使得读者在阅读之余,不禁为之扼腕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杨烈妇事迹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英勇与牺牲,更触及了社会伦理与道德的深层次问题,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思想深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