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朴庵诗为顾生作》
《朴庵诗为顾生作》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四言诗

子有精庐,有巢是师。结绳为枢,剪茅而茨。

太朴不琢,以还吾天。虽有输倕,巧曷施焉。

太朴不饰,以保吾素。虽有五采,曷如其故。

蛾眉自妍,混沌畏之。身既隐矣,安用文为。

子庵曰朴,请对以默。诗不云乎,不大声色。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朴庵》,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是对“朴”的哲学思想的深刻阐述。诗中通过描述一个“子有精庐”,即一个简朴的居所,来象征回归自然、追求本质的生活态度。诗人强调了“太朴不琢”、“太朴不饰”的理念,即真正的美和价值在于其原始、未加雕琢的状态,而非外在的装饰和修饰。

诗中的“结绳为枢,剪茅而茨”描绘了一种原始、简朴的生活方式,使用最简单的材料建造住所,与自然和谐共存。这种生活状态被比喻为“以还吾天”,即回归自然的本质,与天地合一。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有巧匠倕的技艺,也无法改变这种简朴的本质,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原始状态,而非外在的巧夺天工。

接着,诗中提到“虽有五采,曷如其故”,意指虽然色彩斑斓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但真正的美在于保持事物的本色,即“曷如其故”。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崇尚,认为真正的美在于事物的自然状态,而非人为的修饰。

“蛾眉自妍,混沌畏之”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认为自然界的美丽无需人工雕琢,本身就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存在。最后,“身既隐矣,安用文为”强调了内在精神的追求,认为一个人如果内心充实,外在的文饰反而显得多余。

整首诗通过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崇尚,表达了诗人对于返璞归真、追求本质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玉簪花和希纯·其一

有香无色不因春,端是书生席上珍。

同作齑盐赋诗客,定非歌舞赏花人。

(0)

西溪次韵九首·其六

洞庭明月下,天地一冰壶。

恍对瑶池雪,惊逢甓社珠。

穷乡悲百粤,胜槩忆三吴。

谁作稽山伴,秋风入镜湖。

(0)

西溪次韵九首·其二

携手西溪陌,欢颜共举觞。

云山满目静,风月一襟凉。

但得杯中玉,那知鬓后霜。

何妨击尊破,故作听歌长。

(0)

四用前韵酬达夫·其八

稍喜浊醪扶病头,强看狂絮点清流。

王鳣叔鲔成何事,不似吞书鲤破愁。

(0)

再用前韵酬达夫·其九

罚筹满把槽仍滴,鲙手千刀刃必迎。

春若背教花不老,恣挨红阵燥瑶觥。

(0)

灵鹫寺

蠹粉侵侵抱缭墙,佛祠仍是旧仙乡。

晴雷殷地溪声转,顽橐吞空洞脉长。

旦过客分云卧冷,腊高僧煮涧毛香。

须知剩得天龙护,别绕森严十万冈。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