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同乡王大尹出狱》
《送同乡王大尹出狱》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患难相逢此月秋,不堪君去我还留。

丹心廊庙千年虑,白首江湖一念忧。

窗隙为增薄裳冷,柝声偏动旅囚愁。

有时圣主洪恩诏,渭水相将理钓钩。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的《送同乡王大尹出狱》,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未来的忧虑。

首联“患难相逢此月秋,不堪君去我还留”,开篇即点明了朋友在困境中相遇,而今又要分别的无奈与不舍。诗人以“不堪”二字表达了内心的沉重情感,同时暗示了朋友即将面临的离别之苦。

颔联“丹心廊庙千年虑,白首江湖一念忧”,进一步揭示了朋友的处境与心境。这里,“丹心”象征着忠诚与高尚的品质,“廊庙”则比喻朝廷或官场,表明朋友虽身处官场,但心中始终怀有为国为民的长远考虑。“白首江湖”则预示着朋友可能将来的流放或漂泊生涯,一个“忧”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

颈联“窗隙为增薄裳冷,柝声偏动旅囚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体贴入微。窗户缝隙间透出的寒气让诗人想到朋友即将面对的寒冷,柝声(古代军队巡逻时敲击的木梆)的响起,更添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愁绪。这一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朋友身体的关怀,也反映了对朋友精神状态的担忧。

尾联“有时圣主洪恩诏,渭水相将理钓钩”,寄希望于未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得到宽宥和重新开始的期待。这里,“圣主洪恩诏”象征着君主的仁慈与宽恕,而“渭水相将理钓钩”则是借用姜太公钓鱼的典故,寓意着友人有望再次获得自由和平静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离别时的场景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未来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光辉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正月十七夜庄太史兄宅灯宴

图史开三管,烟花共一庭。

灯光射遥汉,帘影散春星。

节为追欢续,杯缘度曲停。

正逢文共酒,双眼更宜青。

(0)

野蚕

越桑虽云盛,不及吴中繁。

越女卖钗钏,仅可完蚕山。

如斯苦拯救,良亦可悯怜。

如何野蚕种,孳息多今年。

曳丝满郊郭,食叶留其觔。

叶叶如虫网,枝枝垂钓缗。

涎缕无所用,胶衣黏头巾。

过者苦拂拭,桑女交攒颦。

提筐往西园,空手归东邻。

即欲贸钗珥,有钱无桑村。

嗟彼机上杼,秋来鲜闻声。

匪来犹可说,国输良有程。

衣食无二理,蠹衣与食均。

尝闻捕蝗法,及此同瘗焚。

(0)

来仙洞

古洞春寒客到稀,绿苔荒径草霏霏。

书悬绝壁留僧偈,花发层萝绣佛衣。

壶榼远从童冠集,杖藜随处宦情微。

石门遥锁阳明鹤,应笑山人久不归。

(0)

南山有佳色·其一

晨光新捲翠微烟,弄态偏于两后妍。

独坐小楼青自到,不因采菊见悠然。

(0)

饮顾天祥家

仲冬风日似深秋,白鹤城阴好放舟。

天地有期谁不尽,溪山如画我来游。

诗怀酒兴逢青眼,舞影歌声醉白头。

三弄梅花促归去,一天明月又相留。

(0)

咏佛手柑

霜柑悬色相,佛手是耶非。

伸屈皆禅谛,骈枝亦悟机。

掌应摩顶现,香逐散花飞。

静味拳拳妙,西来大意微。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