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洪井到处州,见说洪人总泪流。
本望圣朝令久任,若论明吏合封侯。
高才所至都无事,厚德于今可镇浮。
故作此诗传野史,不须铭记掩诸幽。
一从洪井到处州,见说洪人总泪流。
本望圣朝令久任,若论明吏合封侯。
高才所至都无事,厚德于今可镇浮。
故作此诗传野史,不须铭记掩诸幽。
这首挽词《李朝议挽词》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对逝者李朝议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政绩。诗中表达了对李朝议从洪井到处州任职期间,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之情的感慨,以及对其忠诚为国、才能出众、品德深厚的深切怀念。
首句“一从洪井到处州”,简洁地勾勒出李朝议的仕途轨迹,从洪井出发,远赴处州,暗示了他为官的足迹遍布各地。接着,“见说洪人总泪流”一句,通过侧面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李朝议离任时,洪地百姓的不舍与哀伤,反映出他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治理成效。
“本望圣朝令久任,若论明吏合封侯”两句,表达了对李朝议长期留任地方、造福一方的期待,同时也肯定了他的官员素质,认为他应当得到更高的荣誉与封赏,体现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惋惜之情。
“高才所至都无事,厚德于今可镇浮”则进一步赞扬了李朝议的才能与品德,指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带来安宁与稳定,强调了他的才能不仅在于政务上的成就,更在于其人格的魅力和道德的力量。
最后,“故作此诗传野史,不须铭记掩诸幽”表明了诗人创作此诗的目的,即为了流传后世,让李朝议的事迹得以铭记,而不是仅仅在生前受到赞誉,死后便被遗忘。这既是对李朝议的崇高敬意,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学习其为官之道,追求德才兼备的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李朝议挽词》不仅是一首哀悼逝者的诗歌,更是对古代官员理想形象的塑造与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和推崇。
灵沼初开汉,神池旧浴尧。
昔人徒习武,明代此闻韶。
地脉山川胜,天恩雨露饶。
时光牵利舸,春淑覆柔条。
芳酝酲千日,华笺落九霄。
幸承欢赉重,不觉醉归遥。
尝闻虞帝苦忧人,祗为苍生不为身。
已道一朝辞北阙,何须五月更南巡。
昔时文武皆销铄,今日精灵常寂寞。
斑竹年来笋自生,白蘋春尽花空落。
遥望零陵见旧丘,苍梧云起至今愁。
惟馀帝子千行泪,添作潇湘万里流。
待罪居重译,穷愁暮雨秋。
山临鬼门路,城绕瘴江流。
人事今如此,生涯尚可求。
逢君入乡县,传我念京周。
别恨归途远,离言暮景遒。
夷歌翻下泪,芦酒未消愁。
闻有胡兵急,深怀汉国羞。
和亲先是诈,款塞果为雠。
释系应分爵,蠲徒几复侯。
廉颇诚未老,孙叔宜无谋。
若道冯唐事,皇恩尚可收。
周狩闻岐礼,秦都辨雍名。
献禽天子孝,存老圣皇情。
温润宜冬幸,游畋乐岁成。
汤云出水殿,暖气入山营。
坎意无私洁,乾心称物平。
帝歌流乐府,溪谷也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