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十七首·其六》
《感怀十七首·其六》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古风

九月悲风始,边土何惨慄。

积雪齐高城,惊沙蔽寒日。

斧冰持饮马,凿地求鼠实。

月盛角弓强,三军夜恒出。

合战阴山下,矢尽归途失。

手斩郅支头,献俘凤凰阙。

阙庭侍从士,卧起佳人侧。

日晏下朝归,酌酒弹鸣瑟。

十年为汉将,甲胄行虮虱。

一语不相能,投身对刀笔。

(0)
鉴赏

这首诗《感怀十七首(其六)》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描绘边疆的艰苦生活与战争场景,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与牺牲,以及宫廷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首句“九月悲风始,边土何惨慄”开篇即渲染了九月开始的凄凉景象,边疆之地寒冷刺骨,暗示了战争的严酷环境。接着,“积雪齐高城,惊沙蔽寒日”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恶劣天气,积雪覆盖高城,狂风卷起的沙尘遮蔽了寒冷的日光,营造出一片荒凉与危险的氛围。

“斧冰持饮马,凿地求鼠实”两句描述了边疆士兵的生活条件之艰苦,他们不得不在冰冻的河面上取冰给马饮用,甚至在地下挖掘寻找老鼠以充饥,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环境下物资匮乏的现实。

“月盛角弓强,三军夜恒出”则揭示了边疆军队的备战状态,即使是在月圆之夜,士兵们也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出击,体现了战争的紧张与紧迫。

“合战阴山下,矢尽归途失”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士兵们在阴山脚下展开厮杀,箭矢耗尽后,归途变得迷茫,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

“手斩郅支头,献俘凤凰阙”两句赞扬了英勇的战士们,他们不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还亲手斩下敌首,将俘虏献给朝廷,展现了忠诚与勇敢的精神。

“阙庭侍从士,卧起佳人侧”对比了宫廷与前线的截然不同,宫廷中的侍从士们享受着安逸的生活,而前线的士兵却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反映了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异。

“日晏下朝归,酌酒弹鸣瑟”描绘了宫廷中悠闲的生活场景,大臣们在结束朝会后,饮酒作乐,弹奏音乐,与前线的艰苦形成鲜明对比。

“十年为汉将,甲胄行虮虱”表达了对长期征战的将领们的敬意,他们十年如一日地为国家守卫边疆,身着铠甲,却饱受虱子的困扰,体现了战争的艰辛与牺牲。

最后,“一语不相能,投身对刀笔”则以讽刺的口吻,批评了宫廷中那些只会纸上谈兵、不理解前线真实情况的文官,他们的话语无法与前线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形象地揭示了官僚体系与实际需要之间的脱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将士的英勇与牺牲、宫廷生活的安逸与前线的艰苦,以及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阮郎归

风中柳絮水中萍。聚散两无情。斜阳路上短长亭。

今朝第几程。何限事,可怜生。能消几度春。

别时言语总伤心。何曾一字真。

(0)

贺人生子·其二

尽道生来骨相奇,若非凤种必麟儿。

几年仙李蟠根固,一颗蟠桃结子迟。

岐嶷两全真鲜克,之无二字已先知。

徐卿衣钵今传取,衮衮公侯看异时。

(0)

鹧鸪天·其二蒸茧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

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

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箸破花纹。

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

(0)

醉落魄/一斛珠

惊鸥扑蔌。萧萧卧听鸣幽屋。窗明怪得鸡啼速。

墙角烂斑,一半露松绿。歌楼管竹谁翻曲。

丹唇冰面喷馀馥。遗珠满地无人掬。

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

(0)

寄题永福董宰溪庄图

羡君胸次有丘壑,眼底尘凡一洗之。

地献溪湖供入画,天私风月要昌诗。

贵人岂复知盘谷,名世应须学武夷。

政恐主翁方宦达,买山虽早入山迟。

(0)

读史

自古英雄士,还为薄命人。

孔明登四十,韩信过三旬。

壮志摧龙虎,高词泣鬼神。

一朝事千古,何用怨青春。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