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座吞声别,毡车触目悲。
如何汉公主,去作虏阏氏。
玉座吞声别,毡车触目悲。
如何汉公主,去作虏阏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离别之景的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其中“玉座吞声别”表达了边关玉座上声音渐渐消逝,别情愈加深重;“毡车触目悲”则是说公主乘坐毡车离去,触目皆成悲凉之景。
诗中的“如何汉公主”一句,反问的语气中带着无限感慨,表达了对公主命运的不解和同情。最后,“去作虏阏氏”则明示公主将远嫁异域,成为另一个民族的女子,这里的“虏阏氏”指的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整首诗通过对公主离别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边塞悲凉的情感,以及对公主命运的哀婉之情。
淳熙天子,御图三七。协气所钟,嘉禾乃出。
巴夔之山,亘连阡陌。或两其歧,或六其脊。
惟是西门,近郊所植。六六同颖,函三为一。
兹诚创见,图写漏逸。乃知人为,不逮天力。
上方寅畏,摈华务实。臣不敢献,私志于室。
采诗之官,汗青之笔。编诸诗书,示此其质。
岩半松门敞不关,芒鞋竹杖重跻攀。
天涵鉴水澄清里,人入披云杳蔼间。
烧药炉寒烟草碧,镌诗石古雨苔斑。
干戈满目何从适,日日青山共往还。
雨过中宵夜满空,一山松竹韵溪风。
披衣独上上清阁,身在半天云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