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半松门敞不关,芒鞋竹杖重跻攀。
天涵鉴水澄清里,人入披云杳蔼间。
烧药炉寒烟草碧,镌诗石古雨苔斑。
干戈满目何从适,日日青山共往还。
岩半松门敞不关,芒鞋竹杖重跻攀。
天涵鉴水澄清里,人入披云杳蔼间。
烧药炉寒烟草碧,镌诗石古雨苔斑。
干戈满目何从适,日日青山共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诚仲游历瑞岩的场景。首句“岩半松门敞不关”写出了山岩之上松木门半开半掩的自然景象,显得随意而宁静。接着,“芒鞋竹杖重跻攀”则展现了诗人轻装简行,艰难但兴致勃勃地攀登的画面。
“天涵鉴水澄清里”运用比喻,形容天空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之上,景色如镜,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的“人入披云杳蔼间”进一步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神秘而深邃的环境。
“烧药炉寒烟草碧”暗示了山中可能有人隐居炼丹,增添了神秘气息,而“镌诗石古雨苔斑”则描绘了石头上刻有古诗,岁月侵蚀留下的痕迹,增添了历史感。
最后两句“干戈满目何从适,日日青山共往还”,诗人感叹眼前战乱频繁,无处安身,只能每日与青山相伴,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瑞岩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骑报山云见旗脚,吏趋原雪没靴翁。
朅来定坐玄犹白,捷去还忧易又东。
他日江湖空白首,只今关陇有清风。
登瀛契分南迁梦,十五年来事事同。
君才雄万夫,少也备文武。
前年有疆事,假守在淮浦。
小试三里城,已可因吾圉。
诸公职献纳,见贤自当举。
虽闻对延英,尚屈丞太府。
近往行芍陂,四顾多旷土。
区区张全义,此老安足数。
河南十八县,髑髅相撑拄。
犹能披荆棘,著手为摩抚。
期年如承平,何但兴百堵。
封内我得为,幸梁为之主。
况今天子圣,锐意思复古。
若人果尽用,功利非小补。
吾将以是卜,日望来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