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溪高士坐危亭,客有栖寻户不扃。
花似婵娟邀俗赏,松因磊砢受天刑。
林间密果藏飞鸟,窗外疏梅乱曙星。
最是道心能及物,庭阴病鹤长新翎。
隔溪高士坐危亭,客有栖寻户不扃。
花似婵娟邀俗赏,松因磊砢受天刑。
林间密果藏飞鸟,窗外疏梅乱曙星。
最是道心能及物,庭阴病鹤长新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人于郊外居所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首联“隔溪高士坐危亭,客有栖寻户不扃”,开篇即以“高士”点出访者所寻之人并非世俗之辈,而是隐居山林的高雅之士。危亭之上,一客来访,门扉未闭,透露出主人待客的热情与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颔联“花似婵娟邀俗赏,松因磊砢受天刑”,运用比喻手法,将花比作婵娟,既美丽又引人欣赏;而松树则因其独特形态,承受着自然的考验。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含了对隐士坚韧品格的颂扬。
颈联“林间密果藏飞鸟,窗外疏梅乱曙星”,进一步描绘了隐居之所的环境。林中果实累累,吸引着飞鸟前来觅食;窗外的疏梅在晨光中闪烁,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静谧。这一联通过动植物的活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尾联“最是道心能及物,庭阴病鹤长新翎”,点明了诗的主题。这里的“道心”指的是隐士的超然物外之心,能够体恤万物,甚至让病鹤在庭院的阴凉处得以恢复健康,长出新的羽毛。这不仅是对隐士高尚品德的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善的融合,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