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子哮吼,象王回旋。左顾右盻,七穴八穿。
平地和声便拶,等闲㪍跳上天。
筑著梵王香案,然后退身归本位,叉手而立。
自云法徽伏候台旨,未敢自专。
师子哮吼,象王回旋。左顾右盻,七穴八穿。
平地和声便拶,等闲㪍跳上天。
筑著梵王香案,然后退身归本位,叉手而立。
自云法徽伏候台旨,未敢自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禅修场景,以师子(狮子)和象王的形象象征佛法威严与智慧的力量。"师子哮吼,象王回旋"展现了佛法的震慑力和深沉内敛,如同狮吼和象群的旋转,令人敬畏。"左顾右盼,七穴八穿"则暗示了佛法无边,洞察一切的洞察力。
"平地和声便拶,等闲跳上天"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无所不能,即使是寻常的教诲也能深入人心,直抵天际。"筑著梵王香案"象征着佛法在神圣的环境中得以施展,而"退身归本位,叉手而立"则体现了禅师谦逊而坚定的姿态。
最后两句"自云法徽伏候台旨,未敢自专"表达了禅师对佛法的敬畏和遵循,表示自己只是佛法的传达者,等待佛祖的指引,不敢擅自作主。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禅修者的谦卑态度,赞美了佛法的崇高和修行者的虔诚。
屏山几曲,记相逢未嫁,回波微溜。
雅淡梳妆人似玉,可是丽华身后。
南国佳人,苧村越女,艳色传来旧。
而今觌面,天然丰格标秀。
偶把往事重提,衣香鬟影,不觉相思又。
芳草亭台人去也,剩下丝丝细柳。
雏燕娇莺,去年此际,正早春时候。
怎能飞去,镜台时侍左右。
吾侪龙种,任峰头个个,腾云兴雾。
顷刻飞烟成九点,好似星罗棋布。
公亦犹人,安能多口,喷出烟无数。
摅词掞藻,恐徒然拾馀唾。
公乃大笑而言,神龙无首,岂若君浮露?
五岳层层方寸起,笔底千山奔赴。
为雨为云,霎时骤至,惹得天公怒。
九峰众服,从今愿结心素。
两度还元阁上,今宵一宿空桑。湖光山色话渔洋。
鹰呼遥警夜,鱼响寂空堂。
小立绿梅花下,满身花影当窗。冷香和月费吟商。
树头潮入梦,水面镜涵光。
与子神交久。羡藉甚、风流四海,谊敦朋友。
五载囹圄催折尽,还剩沈腰添瘦。
且抹却、从前僝愁。
梦醒云阳重诉别,问乾坤死不如生否。
人世事,何须剖。梨园大地皆生丑。
任长安、关河层叠,好传梅柳。
夙昔邹阳曾曳履,谁许啼猿空守。
尽搦管、还推三寿。
赢得柔之欣作伴,写征图、漫挂行装后。
拚剧醉,休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