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把溪堂旧谱看,三千苜蓿守酸寒。
吟肩祇自初来瘦,疐尾方知细满难。
忧患可能期学力,功名终不误儒冠。
到家莫作多时住,趁取秋风送羽翰。
试把溪堂旧谱看,三千苜蓿守酸寒。
吟肩祇自初来瘦,疐尾方知细满难。
忧患可能期学力,功名终不误儒冠。
到家莫作多时住,趁取秋风送羽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归乡的深切寄托和鼓励。首句“试把溪堂旧谱看,三千苜蓿守酸寒”通过提及“旧谱”,点出了诗人的怀旧之情,而“三千苜蓿守酸寒”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坚持与孤独的境况。
接下来的“吟肩祇自初来瘦,疐尾方知细满难”表达了对学问修养的不易和艰辛。诗人通过“吟肩”和“瘦”的形象,展现了学习之路上的辛苦与坚持,而“疐尾方知细满难”则强调了这其中的困难和需要细心去完成。
“忧患可能期学力,功名终不误儒冠”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学问的鼓励,也反映出一种对未来成就的期待。这里的“忧患”指的是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而“期学力”则是希望通过努力获得学问上的力量和成就。
末尾的“到家莫作多时住,趁取秋风送羽翰”则是诗人对朋友归家的祝愿。这里通过“到家莫作多时住”,劝告朋友不要在家中久留,而“趁取秋风送羽翰”则象征着希望朋友能乘着秋天的凉爽气候,展翅高飞。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更体现了一种励志向上的精神态度。
君家九华山,山翠常在目。
鸡犬声相闻,山腰几邻曲。
本固枝叶蕃,无若君之族。
当年紫橐翁,一念要亲睦。
俸馀不自有,买田遍溪谷。
计口给之食,昏旦常陆续。
吉凶更资助,常使有馀畜。
只今大江南,盛事君家独。
君归广此意,胜处新卜筑。
周遭植名花,中间敞家塾。
少长驱之学,毋间亲疏属。
庶几子又孙,更衍无穷福。
亦使紫橐翁,百世流清馥。
龙翔大耳儿,虎视捉刀人。
风云竞追逐,逸轨谁能遵。
大皇负英材,沈潜欻求伸。
一呼定南国,再战威强邻。
抗魏既摇岳,攘刘亦披鳞。
组练绕平隰,艨艟蔽通津。
伟哉人物盛,成功岂无因。
代祀已飘忽,风流久弥新。
停桡眺迥陆,裂蔓登层闉。
卧龙昔来游,万古怀清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