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妙观来物物通,武夷仙境幸相逢。
溪流玉雪三三曲,山锁云霞六六峰。
去路归鞍方眷恋,淡烟疏雨正蒙茸。
羡师日在神仙窟,回首岩峦紫翠重。
道妙观来物物通,武夷仙境幸相逢。
溪流玉雪三三曲,山锁云霞六六峰。
去路归鞍方眷恋,淡烟疏雨正蒙茸。
羡师日在神仙窟,回首岩峦紫翠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道妙法师在武夷仙境相遇的奇妙经历。首联“道妙观来物物通,武夷仙境幸相逢”开篇即以“道妙观”点明了观照万物的深邃哲理,与“武夷仙境”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溪流玉雪三三曲,山锁云霞六六峰”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景,溪流如玉,曲折蜿蜒,山峰被云霞环绕,层次分明,展现出山水之美。
“去路归鞍方眷恋,淡烟疏雨正蒙茸”则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的留恋之情,即使归途已近,仍心存不舍。最后,“羡师日在神仙窟,回首岩峦紫翠重”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道妙法师能常居仙山的羡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武夷山美景的深刻印象,即使离开,那里的景色依旧历历在目,仿佛紫翠的山峦再次映入眼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和对道妙法师生活境遇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
冬暖拾松枝,日烟坐蒙灭。
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
曝背卧东亭,桃花满肌骨。
李斯未相秦,且逐东门兔。
宋玉事襄王,能为高唐赋。
常闻绿水曲,忽此相逢遇。
扫洒青天开,豁然披云雾。
葳甤紫鸾鸟,巢在昆山树。
惊风西北吹,飞落南溟去。
早怀经济策,特受龙颜顾。
白玉栖青蝇,君臣忽行路。
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
何日清中原,相期廓天步。
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諠。
拙薄谢明时,栖闲归故园。
二季过旧壑,四邻驰华轩。
衣剑照松宇,宾徒光石门。
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
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
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
一笑复一歌,不知夕景昏。
醉罢同所乐,此情难具论。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等闲经夏复经寒,梦里惊嗟岂暂安。
南家风光当世少,西陵江浪过江难。
周旋小字挑灯读,重迭遥山隔雾看。
真是为君餐不得,书来莫说更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