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非身外更何求,一室无喧事事幽。
试问繁华何处在,石家金谷水空流。
道非身外更何求,一室无喧事事幽。
试问繁华何处在,石家金谷水空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首句“道非身外更何求”,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认为真正的道义和精神追求并非在于身外之物,而是内在的心灵世界。接着,“一室无喧事事幽”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即使在简陋的居所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试问繁华何处在,石家金谷水空流。”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和比喻的手法,将繁华与短暂的物质享受进行了对比。诗人通过询问“繁华何在”,暗示了那些曾经的繁华如石崇的金谷园、王恺的华美宅邸,如今已成过眼云烟,只有流水依旧潺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这不仅是对过去辉煌的追忆,更是对当下生活态度的反思,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比物质的奢华更为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闲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繁华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仙人采玉驱雄龙,列山剖璞青腔空。
因邃为堂曲为室,石乳溜壁光玲珑。
仙归龙去草树长,蔽翳不复人踪通。
指疆买墅下峰下,洗斸务欲险怪穷。
蛇鳞鹿迹尚莫到,安问樵老诸牛童。
古今未得君独得,万景付与由天公。
何当归来敛头角,任从宝气生白虹。
阴溪浅水菖蒲绿,下有虾蟆双眼红。
及时佐酒斫两股,勿使更入明月中。
子厚论钟乳,要若鹅翎筒。
安取啖枣栗,谓相出山东。
所产有所美,慎勿凭村僮。
公问我饵药,石臼将使砻。
我饵乃藤根,得方非仓公。
曾闻李习之,其品今颇同。
此物俗为贱,不入贵品中。
吾妻希孟光,自舂供梁鸿。
荏苒岁月久,颜丹听益聪。
虽能气血盛,不疗贫病攻。
何如面黧黑,腰金明光宫。
亦莫如学钓,缗钩悬香藭。
但知烟水乐,宁计身瘠丰。
我生无快意,岂异抱笃癃。
公乎忽我求,略辨雌与雄。
雄赤而雌白,由来不同功。
沙合固切似,朋好殊未穷。
长年苟不遇,笑杀渭上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