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身如玉;真儒行似铜。
- 鉴赏
这句诗“孝子身如玉;真儒行似铜。”出自《课儿联》(其七九九),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梁鼎芬所作。此诗通过对比“孝子”与“真儒”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推崇。
“孝子身如玉”,以“玉”比喻孝子的品德,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温润、珍贵,以此形容孝子的品行高洁无瑕,如同美玉一般,既体现了孝子对父母的深厚情感和忠诚,也寓意了其人格的完美无缺。
“真儒行似铜”,则以“铜”来比拟真儒的行为,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了坚定、刚毅和持久,这里用来形容真儒不仅在行为上坚持正道,而且其道德操守如同铜铸,坚不可摧,长久不变。这不仅是对真儒学识渊博、德行高尚的赞扬,也是对其人格力量的肯定。
整句诗通过“玉”与“铜”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孝子与真儒各自独特的品质,更传达出对这两种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在现代社会,这样的诗句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追求内在的美德和外在的正直,以塑造更加美好的社会风气。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秋日应诏
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
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
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
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皇情遍九垓,御辇驻昭回。
路若随天转,人疑近日来。
河看大禹凿,山见巨灵开。
愿扈登封驾,常持荐寿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