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应诏》
《秋日应诏》全文
隋朝 / 袁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

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

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

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0)
注释
玉树:形容树木秀美。
凉风:清凉的风。
金塘:金色的池塘。
细草:细小的草。
萎:枯萎。
叶落:树叶落下。
商飙:秋季的强风。
鸿:大雁。
明月池:明亮的月光下的池塘。
迎寒:迎接寒冷。
桂酒:桂花酒。
熟:成熟。
含露菊花:挂着露珠的菊花。
章台:古代宫殿或官署前的平台。
宴:宴会。
长愿斯:长久的愿望如此。
翻译
玉树在凉风中摇曳,金塘边细草显得枯萎。
观赏着落叶,感受着商季的强风,大雁归巢,落在明亮的月池边。
迎接寒冷,桂花酿的美酒已熟,菊花含露低垂。
在章台之上设宴,我祝愿这千年长久的愿望成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渴望。开篇“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两句,以清冷的玉树和细腻的金塘草描绘出秋天的凉意和萧瑟之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则进一步扩展了秋景,将目光投向落叶纷飞的高台,以及大雁归宿在宁静的明月之下,这两句不仅增添了动态和深远感,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向往。

中间“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两句,则转而描写了秋日里人们对抗凉意的温馨场景——暖融的桂酒和沾湿露水的菊花,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小确幸和享受。

最后,“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回忆相结合,诗人通过参加章台之宴的场景,抒发了自己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长久祝福的期待。这里的“一奉”表达了一种难得的机会和珍贵,而“千秋长愿斯”则展现了诗人超越时空、渴望永恒的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生活温馨瞬间的珍视,以及对未来长存愿景的向往。

作者介绍

袁朗
朝代:隋朝

袁朗,雍州长安人。勤学,好属文。在南朝陈时释褐秘书郎,甚为江总所重。尝制千字诗,当时以为盛作。陈后主召入禁中,使为月赋,染翰立成。迁太子洗马。仕隋,为仪曹郎。唐朝初年,授齐王文学,转给事中。贞观初年逝世。唐太宗称其谨厚,悼惜之。集十四卷,今存诗四首。
猜你喜欢

过南京

三苏当日振英华,下榻相看意已佳。

太息乐全无复见,旧庐闻属女真家。

(0)

蚊虫·其二

赋形微细在污渠,终日营营为腹虚。

贪吏贪民膏血尽,不知何计与驱除。

(0)

和人六绝·其一

天香国艳胆瓶中,眼界增明鼻观通。

多谢高轩肯相顾,家贫不办一樽同。

(0)

法妙观

钟山畴昔愧移文,俗驾宁容更浃辰。

忽有片云池上起,元来却是雨留人。

(0)

和林子长送芡实诗韵·其一

芡实尝新又一年,溪堂风物想依然。

软温初剥浑如旧,只欠高谈惊四筵。

(0)

种牡丹

新向坡头种牡丹,更开小径傍层坛。

先生倍费栽培力,俗子那容取次看。

应有司花来守护,更须插槿与遮栏。

何时一醉酬心赏,屈指春风半岁宽。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