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花》
《牡丹花》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0)
注释
东风:春风,象征美好和生机。
绛罗:深红色的丝织物,代指华丽的帷帐。
倾国:形容女子极美的容貌能引起国家动荡。
近侍:比喻关系亲近或地位重要的人。
韩令: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有权势的人物,这里借指成功者。
秾华:繁花,也指美好的事物。
翻译
似乎与春风有着特别的缘分,红色的罗帐高高卷起,难以承受满园春色。
如果它能说话,必定会让整个国家为之倾倒;即使没有情感,它的美也能打动人心。
芍药与你相伴,犹如近臣侍奉君王,芙蓉花又能去哪里避开纷繁的尘世呢?
可惜韩令功成名就之后,却未能珍惜这美好的时光,让繁花盛开的青春就这样流逝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盛美与独特的情怀。开篇“似共东风别有因”表达了诗人对牡丹之美有着特别的理解,那种美不仅是外在的,也蕴含着某种内在的情感。接着“绛罗高卷不胜春”则形象地描述了牡丹花盛开时的壮丽景象,它们如同精致的丝绸高高堆积,仿佛连春天的风光都要比下去。

诗中“若教解语应倾国”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牡丹花之美能让人沉醉,甚至能够倾倒一个国家。这不仅是对牡丹外在美丽的赞叹,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上的共鸣。而“任是无情亦动人”则意味着,即便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也被这花的美所打动,引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接着,“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两句,将牡丹比作皇宫中的近侍和贵族,而芙蓉则不得不退避,以示对牡丹的尊崇。这里展现了诗人对于牡丹至高无上的赞美之情。

最后,“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两句中,通过对历史上著名花卉鉴赏家韩愈(号韩令)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未能亲眼见证牡丹盛世的先贤之可怜,以及牡丹之美如同过眼云烟,不可追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精致描绘和深情赞颂,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八二三

琴罢风摇竹;棋初雨洗桃。

(0)

课儿联·其六五一

国恩惭报称;岭学想流传。

(0)

课儿联·其五一九

柳井泉微上;松亭雨乍来。

(0)

课儿联·其四八二

湘水灵均泪;秦州杜甫吟。

(0)

课儿联·其四三七

小县官书简;深林客梦长。

(0)

课儿联·其四二九

五更闻雁起;四月听莺迟。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