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恩惭报称;岭学想流传。
- 鉴赏
此诗《课儿联》(其六五一)由晚清诗人梁鼎芬创作,虽未直接引用原文,但可从诗句中感受到其深沉的情感与对教育的重视。
“国恩惭报称;岭学想流传。”
这两句诗,首句“国恩惭报称”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流露出一种愧疚和自责的情绪,暗示自己未能充分回报国家的恩惠,可能是因为个人能力有限或是时运不济。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省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次句“岭学想流传”,则转向了对教育事业的期待与憧憬。“岭学”可能是指岭南地区的学术文化,这里以“岭学”代指广义上的教育与学问。诗人希望岭南地区的学术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与发展,不仅限于个人的教育,更寄望于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与繁荣。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后世学者的殷切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恩泽的感恩与自我反省,以及对于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期待。在晚清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思想情感显得尤为珍贵,既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也是对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前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唐人钩栏图
君不闻天宝年中乐声技,歌舞排场逞新戏。
教坊门外揭碑名,锦绣钩栏如鼎沸。
初看散末起家门,衣袖郎当骨格存。
咬文嚼字澜翻舌,勾引春风入座温。
年少书生果谁氏,弄假成真太相似。
左呼右闹只自如,博带峨冠竟谁是。
众中突出净老狂,东涂西抹何狼獊。
解令笑者变成哭,直教閒处翻成忙。
粉头行首临后出,眼角生娇眉弄色。
从前人物空自哗,一顾广场皆寂寞。
障中挝鼓外击锣,初来队子后插科。
朱衣画裤纷相剧,文身倛面森前傩。
拿生院本真足数,触剑吞刀并吐火。
千奇百巧忽不前,满地桃花细腰舞。
酒家食店拥娼楼,玉壶翠釜蒸馒头。
稠人广座日卓午,捧盏擎柈争劝酬。
眼中不类心中事,嬉笑相同饥饱异。
可怜乐极易生愁,回首斜阳忽无处。
悲欢离合总虚空,好恶妍媸变幻中。
世间万事皆如此,何必钩栏看画工。
《唐人钩栏图》【明·张宁】君不闻天宝年中乐声技,歌舞排场逞新戏。教坊门外揭碑名,锦绣钩栏如鼎沸。初看散末起家门,衣袖郎当骨格存。咬文嚼字澜翻舌,勾引春风入座温。年少书生果谁氏,弄假成真太相似。左呼右闹只自如,博带峨冠竟谁是。众中突出净老狂,东涂西抹何狼獊。解令笑者变成哭,直教閒处翻成忙。粉头行首临后出,眼角生娇眉弄色。从前人物空自哗,一顾广场皆寂寞。障中挝鼓外击锣,初来队子后插科。朱衣画裤纷相剧,文身倛面森前傩。拿生院本真足数,触剑吞刀并吐火。千奇百巧忽不前,满地桃花细腰舞。酒家食店拥娼楼,玉壶翠釜蒸馒头。稠人广座日卓午,捧盏擎柈争劝酬。眼中不类心中事,嬉笑相同饥饱异。可怜乐极易生愁,回首斜阳忽无处。悲欢离合总虚空,好恶妍媸变幻中。世间万事皆如此,何必钩栏看画工。
https://shici.929r.com/shici/aNMQ5Hq.html
题刘公瑞松琴卷
君不闻沉香亭前鸣羯鼓,翻厌丝桐污人耳。
新声媚质两浮靡,世好难凭每如此。
屏山隐者爱幽寻,山下青松横素琴。
纷纷红紫久无色,消尽人间金革音。
蒿莱满地迷烟雨,一曲吴讴乱宫羽。
钟期长往梓人亡,日落天低秋思苦。
癸卯寓杭戏写目送飞鸿手挥五弦图潦草为婢子所笑因题与女玉祥收为刘氏清话
九月十五住杭州,潇潇风雨生离愁。
閒寻败笔作图画,生纸烂墨伤昏眸。
小鬟立侍笑欲倒,走入幽闺向娘道。
山头颓似土灰堆,树根乱若蓬蒿草。
空中四鸟飞横斜,笔浓大如赤老鸦。
乌纱素服一閒客,坐看去鸟弹琵琶。
我生不是丹青者,适兴投情恣挥写。
等閒涂抹岂足言,便有旁观说高下。
何况嵇康妙绝伦,清谈旷视能容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