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当涂父子全盛时,邺都佳丽侔京师。
芙蓉池上开朱邸,玄武苑中罗羽旗。
九锡才终俄受禅,宫中更起文昌殿。
功臣北阙赐甲第,词客西园侍清宴。
雄图拟谓千万年,于今城阙空云烟。
梁沛真人不复起,歌舞曾无铜爵伎。
西陵谁辨古墓田,东流惟见漳河水。
君不见当涂父子全盛时,邺都佳丽侔京师。
芙蓉池上开朱邸,玄武苑中罗羽旗。
九锡才终俄受禅,宫中更起文昌殿。
功臣北阙赐甲第,词客西园侍清宴。
雄图拟谓千万年,于今城阙空云烟。
梁沛真人不复起,歌舞曾无铜爵伎。
西陵谁辨古墓田,东流惟见漳河水。
这首《邺都引》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邺都繁华与衰落的感慨。
首句“君不见当涂父子全盛时”,以设问的方式引入,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回顾历史上的辉煌时刻。接着,“邺都佳丽侔京师”一句,将邺都的美丽与京城相提并论,强调其繁华景象。接下来的“芙蓉池上开朱邸,玄武苑中罗羽旗”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生动地再现了邺都的富丽堂皇。
“九锡才终俄受禅,宫中更起文昌殿”两句,讲述了邺都从权力的巅峰迅速跌落的故事,九锡象征着尊贵的礼遇,受禅则意味着政权的更迭。随后,“功臣北阙赐甲第,词客西园侍清宴”描绘了邺都权贵们的生活奢靡,而“雄图拟谓千万年,于今城阙空云烟”则表达了对这些辉煌不再的哀叹。
最后,“梁沛真人不复起,歌舞曾无铜爵伎”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进一步强化了主题。而“西陵谁辨古墓田,东流惟见漳河水”则以自然界的永恒不变,反衬出人类历史的短暂与易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邺都由盛转衰的过程,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