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圣水山月下》
《圣水山月下》全文
明 / 傅汝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行寻流水从吾好,卧看青山奈尔何。

永夜松风扫星月,经旬衾枕傍天河。

身闲渐与仙人似,地静频闻山鬼过。

短剑秋深思故国,白云回首万峰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èngshuǐshānyuèxià
míng / zhōu

xíngxúnliúshuǐcónghǎokànqīngshānnàiěr

yǒngsōngfēngsǎoxīngyuèjīngxúnqīnzhěnbàngtiān

shēnxiánjiànxiānrénjìngpínwénshānguǐguò

duǎnjiànqiūshēnguóbáiyúnhuíshǒuwànfēngduō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傅汝舟的《圣水山月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行寻流水从吾好”表达了诗人追寻自然之趣,顺从内心喜好,沿着流水而行的闲适心境。次句“卧看青山奈尔何”则写出诗人躺卧山间,欣赏青山美景,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陶醉和无可奈何的欣赏之情。

“永夜松风扫星月”描绘了夜晚山中清冷而宁静的景象,松风轻轻扫过星空,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的“经旬衾枕傍天河”暗示诗人在此处居住已久,与星辰为伴,生活简朴而自在。

“身闲渐与仙人似”表达了诗人因身心悠闲而逐渐接近仙人的意境,体现出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而“地静频闻山鬼过”则以山鬼的传说,增添了神秘和幽深的氛围。

最后两句“短剑秋深思故国,白云回首万峰多”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秋夜仰望星空,心中思念故乡,万峰之巅的白云似乎也在回首,增添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深度和广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星月、松风、山鬼等元素,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闲适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傅汝舟
朝代:明   字:远度   号:磊老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生辰:1476~1557年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
猜你喜欢

送张志可侍父之奉化幕官二十首用杜少陵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浮舟出郡郭别酒寄江涛为韵·其六

新州涉湖江,所历道里千。

绿树被山路,白华生卤田。

盐徒盗兵器,灶户苦笞鞭。

镏濞始专利,而今甚可怜。

(0)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三十三

生民困苦亦已极,官府徵呼又逼人。

上下但知求富利,不知总为贼驱民。

(0)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二十七

城南健儿亦英锐,恶若哮虎何崎崟?

昨日送船多战死,兴言讨贼亦寒心。

(0)

题渊明图

雨过林壑静,寒禽变幽响。

稚子操一瓢,良辰逐孤往。

微吹惊帽纱,落日在鹤氅。

无营神自充,有道心更广。

篱菊虽未花,随意得真赏。

岂诚嗜杯酒,借此陶所养。

先生真吾师,开卷慰遐想。

鄙哉粘壁蛄,白发心怏怏。

(0)

西郊醉归似陈汉卿

人间此客不可孤,况此翕忽岁欲徂。

吴姬双歌送美酒,半醉不醉娇相扶。

踏歌携手寻归路,行云忽送巫山雨。

却上溪边舴艋舟,舞衣湿透黄金缕。

短棹轻桡不相及,依约中流闻笑语。

归来庭院已黄昏,流水落花深闭门。

最思一事尤可怪,笠子忘却溪南村。

梦回酒醒不复记,清晓野夫来叩阍。

(0)

山水小景四幅·其四

山之凹兮水之汇,沙棱棱兮石礌礌。

有美一人兮如彼兰茝,思之不来兮使我心痗。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