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翰林作》
《翰林作》全文
唐 / 刘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曾是江波垂钓人,自怜深厌九衢尘。

浮生渐老年随水,往事曾闻泪满巾。

已觉远天秋色动,不堪闲夜雨声频。

多惭不是相如笔,虚直金銮接侍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ànlínzuò
táng / liú

céngshìjiāngchuídiàorénliánshēnyànjiǔchén
shēngjiànlǎoniánsuíshuǐ

wǎngshìcéngwénlèimǎnjīn
juéyuǎntiānqiūdòngkānxiánshēngpín

duōcánshìxiāngzhíjīnluánjiēshìchén

注释
曾是:曾经是。
江波:江面。
垂钓人:垂钓者。
自怜:自我怜悯。
深厌:深深厌恶。
九衢尘:城市中的尘嚣。
浮生:短暂的人生。
渐老:逐渐衰老。
年随水:岁月如流水。
往事:过去的经历。
泪满巾:泪水打湿了衣巾。
远天:远方的天空。
秋色:秋天的景色。
不堪:难以忍受。
闲夜:宁静的夜晚。
雨声频:雨声不断。
多惭:深感惭愧。
不是:并非。
相如笔:司马相如的文采。
虚直:徒有其表。
金銮:宫殿(这里指朝廷)。
接侍臣:接待朝廷官员。
翻译
曾经我是江边垂钓之人,深深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尘土。
随着岁月流逝,年华老去,就像流水一般,过去的往事常常让我泪湿衣巾。
已经能感受到远方秋天的气息,更难以忍受夜晚频繁的雨声。
我常感到惭愧,未能像司马相如那样才情出众,只能空守金銮殿,做一个侍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邺的作品《翰林作》,通过对江边垂钓人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曾是江波垂钓人”一句,以往曾经在江边垂钓,这里的“江波”给人以宁静平和之感,但随即转向“自怜深厌九衢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不满。"浮生渐老年随水,往事曾闻泪满巾"则是抒发了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易逝以及过去美好记忆不能复返的哀伤。

在“已觉远天秋色动,不堪闲夜雨声频”中,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和夜晚细雨声音的感受,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孤寂。最后两句“多惭不是相如笔,虚直金銮接侍臣”,则是诗人自谦其文学才能不及古代大诗人,同时又强调自己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文职官员,但也在朝廷中担任着一定的角色。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命运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颇具哲理且感情丰富的古典诗作。

作者介绍

刘邺
朝代:唐

刘邺(?-881年1月24日?),字汉藩,唐朝宰相,官至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黄巢之乱中被杀。刘邺生年不详,润州人氏,父刘三复在李德裕在地方上为官时长期担任其幕僚。唐武宗年间,李德裕成为权相,刘三复在他手下官至刑部侍郎。844年,在李德裕命令下,刘三复上了一封表章,而后故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的妻子裴夫人被处死,其时刘从谏的养子也是亲侄子刘稹正在反叛朝廷。上表不久,刘三复病亡。刘三复去世时,刘邺才五六岁,已能背诗,李德裕出于怜爱,带他回家和诸子一同学习。846年,武宗驾崩,皇叔唐宣宗继位,李德裕失势被贬。刘邺失去
猜你喜欢

秋夜

经年长作客,独夜况逢秋。

烛影摇乡思,砧声乱旅愁。

梦随鸿北下,心逐火西流。

山月今方好,安能载酒酬。

(0)

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其十一

市上新灯巧样张,玻璃一片白于霜。

夜长满注瓶中水,几队游鱼逐火光。

(0)

阳谷马上戏作呈幼孺

万树垂杨送客行,春风三月未闻莺。

上林此日方千啭,不向归人唤一声。

(0)

夜坐怀玉生·其二

疏林明月照匡床,一点孤灯泪万行。

夜半顿忘人已别,诗成犹自问王郎。

(0)

拟九日客中登高·其二

客中岁月易蹉跎,此日登临共醉歌。

莫以天涯生感慨,他乡时少故乡多。

(0)

听旧宫人歌

一从红叶御沟流,别却深宫几度秋。

莫向尊前歌旧曲,哀声容易使人愁。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