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经年长作客,独夜况逢秋。

烛影摇乡思,砧声乱旅愁。

梦随鸿北下,心逐火西流。

山月今方好,安能载酒酬。

(0)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一位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经年长作客,独夜况逢秋”,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常年离家在外,每逢夜晚,孤独感倍增,尤其是秋天的夜晚,更是让这份孤独与凄凉更加浓重。这两句通过“经年”、“长作客”、“独夜”、“况逢秋”等词,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孤身一人在异乡过夜的凄凉氛围。

颔联“烛影摇乡思,砧声乱旅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烛光摇曳,映照着游子内心的乡思;捣衣声杂乱,搅动着游子的旅途之愁。烛影与乡思、砧声与旅愁的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劳顿的感慨。

颈联“梦随鸿北下,心逐火西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鸿雁南飞、火焰向西燃烧来象征游子的思绪和心绪。鸿雁北下,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向往;火焰西流,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这两句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山月今方好,安能载酒酬”,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好的山月图景后,诗人却发出无法以酒相酬的感慨。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无法与亲人共享此景的遗憾。整首诗在描绘秋夜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旅途之苦,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桥西

云澹风微日未低,瘦藤扶到小桥西。

林花过雨相争发,谷鸟无人自在啼。

(0)

树阴

春去空山啼乳莺,莺边老树幂新青。

一瓢挂此坐终日,即是苏家择胜亭。

(0)

红梅

疏影离奇色更柔,谁将红粉点枝头。

牧童睡起朦胧眼,错认桃林欲放牛。

(0)

浣溪沙·其一简王景源、元渤伯仲

南国风烟深更深。清江相接是庐陵。

甘棠两地绿成阴。

九日黄花兄弟会,中秋明月故人心。

悲欢离合古犹今。

(0)

卜算子

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

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

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

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馀香冷。

(0)

七娘子

山围水绕高唐路。恨密云、不下阳台雨。

雾阁云窗,风亭月户。分明携手同行处。

而今不见生尘步。但长江、无语东流去。

满地落花,漫天飞絮。谁知总是离愁做。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