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孙恺似孝廉》
《送孙恺似孝廉》全文
清 / 高士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沁园词客旧知名,曾在杨花渡口行。

佳句已传箕子国,归心又向阖阊城。

白蘋风细扁舟稳,青桂香浓小苑清。

吾亦有庐江上好,秋来鲈鲙不胜情。

(0)
鉴赏

此诗《送孙恺似孝廉》由清代诗人高士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与情感。首句“沁园词客旧知名”,点明了友人孙恺似在文坛上的名声与地位,暗示其才学非凡。接着“曾在杨花渡口行”一句,以具体地点的描写,勾勒出友人过往的行踪,增添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美。

“佳句已传箕子国,归心又向阖阊城。”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孙恺似才华横溢,佳作流传四方,同时表达了他对故乡阖阊城的深深眷恋和归心似箭的情感。通过“佳句”与“归心”的对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友人复杂情感的理解与共鸣。

“白蘋风细扁舟稳,青桂香浓小苑清。”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白蘋随风轻摆,扁舟在水面平稳航行,青桂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小苑中一片清新宁静。这样的景致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心境愉悦的美好祝愿。

最后,“吾亦有庐江上好,秋来鲈鲙不胜情。”诗人以自我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庐江上美好的回忆,以及即将到来的秋日鲈鱼脍的美味,都成了难以割舍的情愫。这一句既是对友人深情的告白,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流露,充满了真挚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有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高士奇

高士奇
朝代:清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
猜你喜欢

遣兴

山中雨更愁,不是弃吾州。

怀母未能去,诉邻谁肯留。

茶人穷似虱,药户狭于舟。

一涧多深碧,嘲吟尚自由。

(0)

寄友人

流落他乡铩羽翰,半年宁复记悲欢。

夜传楼鼓思城角,朝见江船念客鞍。

不恨形骸老闾里,遂令唇舌满长安。

寄声好在文章友,目送春云自倚栏。

(0)

赠孤山道士二首·其二

清秋古洞无猿啸,自觉寻行幽意微。

处士桥边增怅望,几回沽酒对斜晖。

(0)

送人归苕溪

愤王祠庙桃花下,愁苦看春又隔年。

今夜白蘋风更恶,去时须傍采菱船。

(0)

孤山桃花二首·其二

莫向蓬蒿恨不遭,梦魂曾钓海山鳌。

当时不合轻仙事,惆怅灵风满碧桃。

(0)

郑汝则七十

少壮同时事网山,几人别后鬓能斑。

古稀惭愧今馀四,君已平头一醉欢。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