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何须、晴如那日,欣然且过江去。
玄都纵有看花便,耿耿自羞前度。堪恨处。
人道是,漫山先落坡翁句。东风绮语。
但适意当前,来寻须赋,此土亦吾圃。
海山石,犹记芙蓉城主。弹过飞种成土。
是间便作仙客杏,谁与一栽千树。朝又暮。
怅二十五年,临路花如故。人生自苦。
只唤渡观桃,侵寻至此,世事奈何许。
也何须、晴如那日,欣然且过江去。
玄都纵有看花便,耿耿自羞前度。堪恨处。
人道是,漫山先落坡翁句。东风绮语。
但适意当前,来寻须赋,此土亦吾圃。
海山石,犹记芙蓉城主。弹过飞种成土。
是间便作仙客杏,谁与一栽千树。朝又暮。
怅二十五年,临路花如故。人生自苦。
只唤渡观桃,侵寻至此,世事奈何许。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摸鱼儿·水东桃花下赋》。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寄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生活的无奈。
开篇“也何须、晴如那日,欣然且过江去”,诗人似乎在回忆过去某个明媚的日子,当时的心境是那么自在和快乐,不经意间便渡过了河流。紧接着,“玄都纵有看花便,耿耿自羞前度”,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内心活动,他不仅沉浸于当前的赏花之乐,还对比过去的自己,不免感到些许惭愧。这里的“玄都”指的是仙境或高远的地方,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愿望。
“堪恨处。人道是,漫山先落坡翁句”,则是一种对现实状况的无奈感慨。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评价感到的不满与失落。接下来的“东风绮语”暗示了一种柔美而又带有某种哀婉情调的声音,可能是自然界的风声,也可能是诗人内心的低语。
“但适意当前,来寻须赋,此土亦吾圃”,诗人转而表示,只要能在当下找到快乐,就会去寻找和创作,这片土地虽然普通,但也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这里体现了诗人面对现实的积极态度。
“海山石,犹记芙蓉城主”,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芙蓉城主”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也可能是虚构的象征性人物,这里诗人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弹过飞种成土。是间便作仙客杏,谁与一栽千树”,这里的意境转换为一种超脱现实的神仙世界,“弹过”和“飞种”形象地描述了时间的流逝,而“作仙客杏”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的愿望。
最后两句“朝又暮。怅二十五年,临路花如故。人生自苦”,诗人感慨于光阴迅速流逝,对二十五年的时光感到惆怅,而那曾经熟悉的道路旁的花朵,如今依然,但人们的生活却充满了苦恼。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以及他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溪山有佳月,可以永今夕。
惊心总悠悠,过眼纷籍籍。
何为秋向深,甚是老已逼。
长谣陶一觞,怀抱所共席。
披衣步良夜,奈此佳月何。
太虚澹以阔,青景转觉多。
风微泛家山,露湛明庭树。
乌鹊无停栖,稀星片云度。
光冷秋气肃,感时唯自惊。
徘徊亦已久,不知更漏深。
嫦娥在高高,传闻殊恍惚。
双鹤快飞来,驾我探月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