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夜小集次韵郑教授》
《月夜小集次韵郑教授》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溪山有佳月,可以永今夕。

惊心总悠悠,过眼纷籍籍。

何为秋向深,甚是老已逼。

长谣陶一觞,怀抱所共席。

披衣步良夜,奈此佳月何。

太虚澹以阔,青景转觉多。

风微泛家山,露湛明庭树。

乌鹊无停栖,稀星片云度。

光冷秋气肃,感时唯自惊。

徘徊亦已久,不知更漏深。

嫦娥在高高,传闻殊恍惚。

双鹤快飞来,驾我探月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月夜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和自然之静谧。诗中“溪山有佳月,可以永今夕”开篇即点出月夜的美好,引人入胜。接下来,“惊心总悠悠,过眼纷籍籍”两句,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何为秋向深,甚是老已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与生命的主题,秋天的深入似乎预示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已逼”则直接触及了生命的老去。然而,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并未沉溺于哀伤之中,而是选择了“长谣陶一觞,怀抱所共席”的方式,借酒抒怀,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

“披衣步良夜,奈此佳月何”表现了诗人对月夜美景的欣赏与不舍,他披衣而出,漫步于良夜之中,试图将这份美好永远铭记。接着,“太虚澹以阔,青景转觉多”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清寂,以及月光下景物的丰富与生动。

“风微泛家山,露湛明庭树”通过微风轻拂山峦、露珠映照庭树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宁静与和谐。而“乌鹊无停栖,稀星片云度”则以动态的乌鹊与飘动的云朵,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

“光冷秋气肃,感时唯自惊”表达了诗人对秋夜冷清之感的深切体会,以及对时光流逝的自我反思。最后,“徘徊亦已久,不知更漏深”写出了诗人长时间流连忘返的情态,而“嫦娥在高高,传闻殊恍惚”则以神话传说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刻的喜悦之情。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月二首·其二

如钩初见似新知,渐渐增辉到旧时。

天上桂轮无晦望,人间忘忆有全亏。

(0)

题金轮峰塔院四首·其二

当年曾忆掩关人,今日空怜守塔身。

背面烟霞无透路,纸窗寒坐旧时春。

(0)

题王予安画卷

七十年来老道翁,此心如欲寄山中。

流泉镇日能消热,眼底潺潺未易同。

(0)

樵山新篁吟寄若云道者

透地新篁韵自深,篱边须费护持心。

虽然犹在绿阴下,一日出头风满林。

(0)

送梁未央北上二首·其二

日日承恩活计长,中丞福禄任商量。

出门有句为君道,雪与梅花一样香。

(0)

夭凤

鷟鸑初生未解飞,双眸炯炯羽毛稀。

发声震岳惊群鸟,昂首淩空撼落晖。

尤物自来人欲杀,灵姿巧遇命偏违。

梧桐世上多疑误,九万云霄好息机。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