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朱箔。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
吹落。梢头嫩萼。
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寻思旧京洛。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
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
又争信漂泊。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
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卷朱箔。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
吹落。梢头嫩萼。
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寻思旧京洛。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
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
又争信漂泊。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
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这首诗名为《兰陵王·春恨》,出自北宋词人张元干之手。全诗采用慢词的形式,意境淡远,情感丰富,描绘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旧日情深的怀念。
开篇“卷朱箔。朝雨轻阴乍阁。”一句,便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景,朱红色的窗棂在晨雨后的微光中显得分外温馨,而那轻薄的阴云又为这份静谧增添了几分神秘。
紧接着,“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描绘了一幅春日闲情图。阑干之外,柳絮随风舞动,和煦的阳光在细雨后透露出来,而那不知名的小花却悄然爬满了台阶,与红色的药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东风妒花恶。吹落。”则表现了作者对春天易逝的感慨。东风轻拂,带着丝丝凉意,却又无情地将那些娇嫩的花瓣吹落,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更是人间情感易逝的隐喻。
“梢头嫩萼。”继续深化了春天的意境,那些新生的枝条上长出的幼小花苞,生机勃勃而又脆弱无力。
在下片,“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一句,作者转向内心世界的描绘。屏风后面的山峦被轻轻掩起,那沉睡的河流散发出疲惫的香气,而心中的忧愁却如同沉淀在酒中,让人不敢去触碰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作者开始回忆起往昔,在那繁华而又古老的都城里,他曾经年轻、疏狂,沉浸在欢声笑语中,那种快意恩仇,如今却只剩下无尽的怀念。
“障泥油壁催梳掠。”这一句,则写出了作者对往昔美好的追寻和再现。那些曾经被尘埃覆盖的旧物,现在又被人细心擦拭,试图恢复往日的光彩。
“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这段落中的情感更是深沉而又温馨。作者回忆起与知己一同骑马漫游的情景,那些在上林携手相伴的日子,以及那些夜里一起点亮灯火,许下早晨的约定。
“又争信漂泊。”这一句,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情感的无奈。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那些曾经坚定的承诺,如同落叶般随风飘散。
“寂寞。念行乐。”这是全诗中最为凄凉的一句,作者的心中充满了孤独和空旷,他只能在回忆中寻找那份已经逝去的欢愉。
“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这一句,用极其细腻的手法描绘了一种深藏的哀伤。那些曾经鲜艳如花瓣般的记忆,如今已变得模糊而又淡薄,而那断了的琴弦,更是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琼枝璧月春如昨。”在这里,作者用一种超脱时空的笔法,将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叠。那些璀璨如玉般的枝头,在春夜的月光下依旧美丽,而那份春意,则宛若当年。
“怅别后华表, 那回双鹤。”这一句,是对往昔情深的追念和无奈。在离别之后,那些曾经共同飞翔的情感,如今只剩下空留的痕迹,而那双 鹤,则成了永远无法触及的记忆。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最后一句,是对往昔美好而又痛苦回忆的一种超然。作者似乎在告诉自己,在这醉生梦死的人世间,或许只有通过醉酒来暂时遗忘那些相思之情,才能获得片刻的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象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与丰富的意境,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作品。
寄得江南驿信来,窥林映水几枝开。
形容绮语空能絮,酬答芳心总已灰。
厌旧趋新和粉染,夺真弄假点酥裁。
纷纷儿女春风恼,却笑诗翁醉打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