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治平寺清音堂》
《治平寺清音堂》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古风

普门以眼听,观音以耳观。

谓得观听真,竟被耳眼瞒。

瞎却观音耳,聋却普门眼。

万法本来空,蒙头都不管。

君不见大藏五千四十八卷,第一句如是我闻无着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píngqīngyīntáng
sòng / hóngkuí

ményǎntīngguānyīněrguān

wèiguāntīngzhēnjìngbèiěryǎnmán

xiāquèguānyīněrlóngquèményǎn

wànběnláikōngméngtóudōuguǎn

翻译
普门用眼睛倾听,观音用耳朵观察。
说能真实地观照和倾听,却都被耳朵和眼睛所欺骗。
弄瞎了观音的耳朵,堵死了普门的眼睛。
万物本就虚无,这些都无关紧要。
你没看到大藏经有五千四百八十多卷,第一句就是‘如是我闻’,没有落脚之处。
注释
普门:佛教中指普贤菩萨的法门。
听:倾听,这里指理解。
观:观察,这里指洞察事物。
瞒:欺骗,隐瞒。
瞎却:使...失明。
聋却:使...失聪。
万法:一切法,指世间万物。
本来空:佛教中认为万物皆空。
蒙头:遮住头部,引申为不理会。
大藏:佛教经典总称。
五千四十八卷:泛指大量佛经。
如是我闻:佛教故事开头语,表示以下内容是亲耳所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治平寺清音堂》,通过对普门和观音的描绘,探讨了视听认知的局限性。"普门以眼听,观音以耳观",暗示普门和观音虽分别依赖视觉和听觉来理解世界,但其实这些感官并不能触及事物的本质。"瞎却观音耳,聋却普门眼"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认知偏差,即使他们的特异功能(眼耳)失效,也揭示出万法皆空的佛教教义。最后以"大藏五千四十八卷,第一句如是我闻无着处"作结,指出即便是佛经中的智慧,也无法完全解决对世界的困惑,因为真理超越了言语和感知的边界。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南歌子词三首·其二

不信长相忆,抬头问取天。

风吹荷叶动,无夜不摇莲。

(0)

诗三百三首·其二一六

自古多少圣,叮咛教自信。

人根性不等,高下有利钝。

真佛不肯认,置功枉受困。

不知清净心,便是法王印。

(0)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

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

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0)

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0)

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

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0)

兴唐寺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我来举唐游,于中更无别。

蘖木划断云,高峰顶积雪。

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