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屋复借屋,屋借恶客主人哭;
本言借半暂居停,转瞬主人被驱逐。
亦有不逐主人者,日爨主薪食主谷;
主人应役如奴婢,少不如意遭鞭扑。
或嫌湫隘再迁去,便将主屋向人鬻;
间逞豪兴构新居,在在隙地任卜筑。
东邻取土西邻瓦,南邻移石北邻木;
旬日之间庆落成,四邻旧巢皆倾覆。
加之警息朝夕传,土著尽编入册牍;
昼不得耕夜不眠,执殳荷戈走仆仆。
此地聚庐数百年,贫富相安无觳觫;
自从恶客逼此处,丁壮老稚泪盈目。
人言胡虏如长蛇,岂知恶客是短蝮!
借屋复借屋,屋借恶客主人哭;
本言借半暂居停,转瞬主人被驱逐。
亦有不逐主人者,日爨主薪食主谷;
主人应役如奴婢,少不如意遭鞭扑。
或嫌湫隘再迁去,便将主屋向人鬻;
间逞豪兴构新居,在在隙地任卜筑。
东邻取土西邻瓦,南邻移石北邻木;
旬日之间庆落成,四邻旧巢皆倾覆。
加之警息朝夕传,土著尽编入册牍;
昼不得耕夜不眠,执殳荷戈走仆仆。
此地聚庐数百年,贫富相安无觳觫;
自从恶客逼此处,丁壮老稚泪盈目。
人言胡虏如长蛇,岂知恶客是短蝮!
这首明代末期的诗《借屋》由卢若腾所作,以借屋为线索,揭示了社会中强权与弱势群体的冲突。诗人通过描绘恶客霸占房屋,迫使主人流离失所,甚至驱逐整个社区的悲惨情景,批判了社会中的不公和欺压。诗中“恶客”象征着贪婪和强权,他们不断扩张,导致邻里间的和谐破裂,原本安居乐业的人们生活动荡不安。诗人运用比喻,将恶客比作短蝮,暗示其虽小却极具破坏力,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愤慨和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面。
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
出寺秪知趋内殿,闭门长似在深山。
卧听秦树秋钟断,吟想荆江夕鸟还。
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田家老翁无可作,昼甑蒸梨香漠漠。
只向阶前曝背眠,赤桑大叶时时落。
古堑侵门桃竹密,仓囤峨峨欲遮日。
自云孙子解耕耘,四五年来腹多实。
我闻此语心自悲,世上悠悠岂得知,稼而不穑徒尔为。
清河逝水大悤悤,东观无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载隔,鉴中鸾影一时空。
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