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无诸国,高城控百蛮。
秋风螺女渡,落日越王山。
形胜一千里,溪流卅六湾。
探奇多古迹,萝径几跻攀。
万古无诸国,高城控百蛮。
秋风螺女渡,落日越王山。
形胜一千里,溪流卅六湾。
探奇多古迹,萝径几跻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陲雄关的壮丽景象,诗人以"万古无诸国,高城控百蛮"开篇,展现出古城的悠久历史和战略地位,它屹立千秋,守护着周边众多的异族。接下来的"秋风螺女渡,落日越王山",通过秋风、渡口和落日的意象,寓言般地叙述了历史传说,暗示着古城的神秘与文化底蕴。
"形胜一千里,溪流卅六湾"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地理优势,山水相依,景色优美。诗人笔下的一千里形胜之地,以及溪流的三十六湾,都体现了自然景观的丰富多样。最后两句"探奇多古迹,萝径几跻攀",表达了诗人对探索古城遗迹的浓厚兴趣,以及在藤萝小径中攀登寻幽的兴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冶城的雄伟壮观和历史沉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的热爱与敬仰。陈肇兴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又不失古典诗歌的韵味。
君不见人生百岁羊脾熟,朝睹青丝暮鬓秃。
即今六十坐卧多,空忆当年健如犊。
又不见功名利害机相成,五鼎致养五鼎烹。
即今贫贱终自爱,胡不对酒欢平生。
春阳门内当佳节,薰风吹动榴花缬。
溯思此地酌昌阳,不觉三度与君别。
与君别,为君歌,君行必道江之沱。
灵桥桥上试回首,江云变态今如何。
酷暑如吏苛,驱除雨之德。
凉气幸有馀,暂霁见山色。
拂衣晨出门,悬知埃氛释。
得失理莫齐,淖泞乃行恻。
望望还欲晴,中夜转萧瑟。
淮汝增浊波,良畴颇冲射。
乃知周道旁,倏忽成陂泽。
泻涧鸣急湍,坏桥惊转石。
老农聚室愁,下处害秋穑。
因思圣王理,勤民事沟洫。
百川各有归,万井安利食。
云胡遂人亡,经画固无策。
我生一何愚,奔走空役役。
索途屡仓皇,即事聊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