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寺孤舟堕渺茫,雨声一夜满潇湘。
黄陵渡口风波暗,多少征人说故乡。
远寺孤舟堕渺茫,雨声一夜满潇湘。
黄陵渡口风波暗,多少征人说故乡。
这首《潇湘夜雨》由金末元初的女诗人李冶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在潇湘江边,风雨交加、孤独舟影与远寺相映成趣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首句“远寺孤舟堕渺茫”,以“远寺”与“孤舟”为视觉中心,通过“渺茫”一词,营造出一种深远、空旷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这不仅描绘了景物的物理距离,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距离,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油然而生。
次句“雨声一夜满潇湘”,将视角转向听觉,通过“雨声”这一自然界的音符,渲染出夜晚的静谧与宁静。一个“满”字,不仅强调了雨声的密集与持续,也暗示了潇湘大地被雨水覆盖的情景,给人一种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的感觉。
第三句“黄陵渡口风波暗”,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氛围,将视线引向黄陵渡口,这里波涛汹涌,暗流涌动,与前两句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以及面对困难时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最后一句“多少征人说故乡”,直接点明了主题——思乡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远处的寺钟、近处的孤舟,还是耳边的雨声,都成为了触发诗人思乡情绪的媒介。这里的“征人”泛指所有在外漂泊的人,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故事,但共同的情感是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这句话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潇湘夜雨》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空间,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对家的渴望与思念。
陈人尝传李太傅,云作太守来此州。
顷遭暴水拉堤出,设施画略排横流。
大偷尝欲穴堤腹,掩之即日断其头。
至于小猾幸民祸,钩罗姓名皆不留。
陈人恬恬但眠食,恃公牢固如山丘。
今兹水暴潴外郭,眼见盗贼何由仇。
况我方在艰阨中,窜奔日惧蛟龙求。
乌乎不见李太傅,使我涕泪成沈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