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何事不斟量,老至偷閒自可伤。
倦体每思依石憩,俗情且喜对山忘。
舂容无计寻方便,荏苒谁能驻景光。
濯足沧浪清水在,企思归咏舞雩傍。
一生何事不斟量,老至偷閒自可伤。
倦体每思依石憩,俗情且喜对山忘。
舂容无计寻方便,荏苒谁能驻景光。
濯足沧浪清水在,企思归咏舞雩傍。
这首诗是清朝皇帝玄烨所作,题为《山中自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首句“一生何事不斟量”,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反思人生中的种种经历和选择。接着,“老至偷閒自可伤”一句,流露出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伤感。
“倦体每思依石憩,俗情且喜对山忘”描绘了诗人渴望在山间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远离尘世的纷扰。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舂容无计寻方便,荏苒谁能驻景光”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无法挽留的无奈之情。这里“舂容”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而“荏苒”则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不可逆性。
最后,“濯足沧浪清水在,企思归咏舞雩傍”两句,诗人想象自己在清澈的水中洗去尘埃,心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山旁的舞雩之地吟唱,表达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僵卧茅檐下,怡然八十春。
竟无衾覆首,惟有钟随身。
赙吊稀来客,封崇托外亲。
自言坟出贵,后必产奇人。
大帝开江左,无锥与远孙。
自言埋战地,也胜活侯门。
短褐边风紧,孤舟海浪翻。
知他三尺剑,携去报谁恩。
曩岁屡嗟萧补郡,此行稍喜□居中。
□□□□□□□,清议从来在泽宫。
未必诸生无郭泰,□□□□□□□。
遥知共起淹中蕝,不必畦间拾穗翁。
昔年尚友先君子,晚见贤郎自策名。
芹泮佩衿尊郑老,桐江谱牒派玄英。
誉髦孰不观朝彩,耄齿吾难主夏盟。
若见监州烦问讯,必分风月照寒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