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仲晦徐监丞》
《送仲晦徐监丞》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曩岁屡嗟萧补郡,此行稍喜□居中。

□□□□□□□,清议从来在泽宫。

未必诸生无郭泰,□□□□□□□。

遥知共起淹中蕝,不必畦间拾穗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ònghuìjiānchéng
sòng / liúzhuāng

nǎngsuìjiēxiāojùnxíngshāozhōng

□□□□□□□,qīngcóngláizàigōng

wèizhūshēngguōtài,□□□□□□□。

yáozhīgòngyānzhōngjuéjiānshísuìwēng

注释
曩岁:过去。
屡嗟:多次感叹。
萧补郡:萧条的郡县。
稍喜:稍微有些欢喜。
居中:居于中央。
清议:公正的评论或意见。
从来:自古以来。
泽宫:皇宫,这里指朝廷。
未必:不一定。
诸生:读书人。
郭泰:古代贤士,以德高望重著称。
遥知:料想。
共起:共同兴起。
淹中:学术中心,如淹中书院。
蕝:古代学府中的讲堂。
不必:不一定。
畦间拾穗翁:农夫在田间捡拾谷穗,比喻寻求知识的人。
翻译
过去常常感叹在萧条的郡县任职,这次出行稍微有些欢喜能居于中央。
朝廷的清议自古以来都在皇宫中流传。
并非所有读书人中没有像郭泰那样的贤才。
我料想你们会在学术中心共同兴起,不必像农夫那样在田间捡拾谷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送仲晦徐监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曩岁屡嗟萧补郡,此行稍喜□居中。" 这两句描绘出往日频繁地到访某郡,而这次旅行则带有一丝喜悦,可能是因为朋友的陪伴或旅途中的美好经历。

"□□□□□□□,清议从来在泽宫。" 这里描述了一种超脱世俗、清净高洁的境界,可能暗指某个地方或者心灵的居所,是诗人对理想状态的一种向往。

"未必诸生无郭泰,□□□□□□□。" 诗人提到“诸生”,可能是指当时的文人墨客,而“郭泰”则是一位历史上的高士,代表了高洁的品格和超然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即便在俗世纷扰中,也能保持一份超脱与高雅。

"遥知共起淹中蕝,不必畦间拾穗翁。" 这里“淹中蕝”可能指的是某种深远或难以企及的事物,“畦间拾穗翁”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在田野间细心寻觅遗落之物的老人。这两句通过对比,赞美朋友不必为世俗琐事所累,可以远离尘嚣,与高洁的事物相伴。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的回忆、现实生活的点滴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朋友的期许。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恭侍皇太后观荷

平湖香锦夏风吹,长日承欢此处宜。

已喜自天无暑气,可知随地有西池。

当前顿觉忘关塞,开后何须较疾迟。

莲叶莲花不如藕,爱他延寿缕丝丝。

(0)

即事

次第封章达禁廷,雨时都报麦回青。

秋遥漫说丰堪望,忧久还怜意未宁。

水面藻齐鱼跳子,松阴莎嫩鹤梳翎。

晚来云气西山吐,重喜淙潺入夜听。

(0)

春晓即景·其一

问夜无眠尚衣早,三驱意足命归舆。

中人纵是频来往,未及躬亲侍起居。

(0)

题方钧袖珍山水卷六首·其一烟林野艇

绿树蔚溪烟,人家隐烟树。

野艇载羊裘,沿溪自来去。

(0)

偶仿倪瓒乔林诡石并题以句

有树槎枒有石嶙,高低不约任天真。

疏皴朅仿无多子,却忆吴淞江畔人。

(0)

亩鉴室

方塘开一亩,朴室得三楣。

古井新成记,春明昔费辞。

松头浴月影,藻面漾风漪。

幽致今朝别,当前冰鉴宜。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