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实收功鼎鼐调,不论江路与山椒。
可怜杨柳空牵妩,飞尽狂绵祇绿条。
结实收功鼎鼐调,不论江路与山椒。
可怜杨柳空牵妩,飞尽狂绵祇绿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又和前韵十首(其四)》。诗中,诗人以烹饪技艺比喻治理国家的才能,"结实收功鼎鼐调"象征着政事得当,犹如烹饪时火候与调料的协调。接下来,"不论江路与山椒"进一步强调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能应对自如。
诗人以杨柳为意象,"可怜杨柳空牵妩"描绘出杨柳虽美,但只能徒然展现其柔媚姿态,暗示现实中的无奈或失落。"飞尽狂绵祇绿条"则借飞絮飘散,只剩下绿色的柳条,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只有柳树依旧翠绿,寓意坚韧的生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寄寓了对治世之道的思考和个人感慨。
清似水。
不了眼中供泪。
今宵忍听唱阳关,暮云千里。
可堪客里送行人,家山空老春荠。
道别去、如许易。
离合定非人意。
几年回首望龙门,近才御李。
也知追诏有来时,匆匆今见归骑。
整弓刀,徒御喜。
举离觞、饮釂无味。
端的慰人愁悴。
想天心,注倚方深,应是日日传宣公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