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用世,毫端弄春妍。
满听疑可采,蹑空若浮烟。
君尹西都日,琅琅贾董篇。
如种田得谷,如凿井得泉。
子虚与大人,缥缈淩云仙。
簜节病桑梓,不置巢边鸢。
问君取士意,取士当谁先。
勿取春华艳,祇取秋柏坚。
文章不用世,毫端弄春妍。
满听疑可采,蹑空若浮烟。
君尹西都日,琅琅贾董篇。
如种田得谷,如凿井得泉。
子虚与大人,缥缈淩云仙。
簜节病桑梓,不置巢边鸢。
问君取士意,取士当谁先。
勿取春华艳,祇取秋柏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一夔创作的《续感兴二十五首》中的第十八首。诗中以“文章不用世,毫端弄春妍”开篇,描绘了文人墨客在纸上挥洒才华,如同春日花朵般绚烂的情景。接下来,“满听疑可采,蹑空若浮烟”则进一步渲染了文笔的灵动与高妙,仿佛能捕捉到飘渺的云烟。
“君尹西都日,琅琅贾董篇”两句,借历史人物贾谊和董仲舒的篇章,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学识与道德的推崇。接着,“如种田得谷,如凿井得泉”运用比喻,将治学比作耕种与打井,强调了学问的积累与收获,如同自然界的成果一样,需要辛勤耕耘。
“子虚与大人,缥缈淩云仙”则赞美了那些具有远见卓识、超凡脱俗的文人,他们的思想如同飞翔于云端的仙人一般,高远而深邃。最后,“簜节病桑梓,不置巢边鸢”通过对比,指出真正的文人不会为了个人私利而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他们的心志如同守护家园的鸟儿,始终忠诚于自己的土地。
“问君取士意,取士当谁先。勿取春华艳,祇取秋柏坚”则是全诗的核心,诗人提出了对于选拔人才的标准和价值观的思考。他主张不应仅仅看重表面的华丽与浮华,而应更重视内在的坚韧与持久的价值,即“祇取秋柏坚”,寓意着选择人才时应注重其品德与能力的实质,而非外在的装饰或短暂的辉煌。
并生天地宇,同阅古今宙。
视下则有高,无前孰为后。
达人千钧弩,一弛难再彀。
下士沐猴冠,已系犹跳骤。
欲将驹过隙,坐待石穿溜。
君看汉唐主,宫殿悲《麦秀》。
而况彼区区,何异壹醉富。
鶢鶋非所养,俯仰眩金奏。
髑髅有馀乐,不博南面后。
嗟我昔少年,守道贫非疚。
自从出求仕,役物恐见囿。
马融既依梁,班固亦事窦。
效矉岂不欲,顽质谢镌镂。
仄闻长者言,婞直非养寿。
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
居然成懒废,敢复齿豪右。
子如照海珠,纲目疏见漏。
宏材乏近用,巧舞困短袖。
坐令倾国容,临老见邂逅。
吾衰信久矣,书绝十年旧。
门前可罗雀,感子烦屡叩。
愿言歌《缁衣》,子粲还予授。
《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宋·苏轼】并生天地宇,同阅古今宙。视下则有高,无前孰为后。达人千钧弩,一弛难再彀。下士沐猴冠,已系犹跳骤。欲将驹过隙,坐待石穿溜。君看汉唐主,宫殿悲《麦秀》。而况彼区区,何异壹醉富。鶢鶋非所养,俯仰眩金奏。髑髅有馀乐,不博南面后。嗟我昔少年,守道贫非疚。自从出求仕,役物恐见囿。马融既依梁,班固亦事窦。效矉岂不欲,顽质谢镌镂。仄闻长者言,婞直非养寿。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居然成懒废,敢复齿豪右。子如照海珠,纲目疏见漏。宏材乏近用,巧舞困短袖。坐令倾国容,临老见邂逅。吾衰信久矣,书绝十年旧。门前可罗雀,感子烦屡叩。愿言歌《缁衣》,子粲还予授。
https://shici.929r.com/shici/5Hufn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