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春暖桑盈墅,三农耦耕蚕事举。
嗟尔戴胜胡为来,乃有鸣声惊织妇。
戴胜来,降于桑。
采采丽羽何清扬,天时月令仍相当。
兹禽一鸣谷雨至,农人闻之兴耒耜,蚕成缫丝秧及莳。
江皋春暖桑盈墅,三农耦耕蚕事举。
嗟尔戴胜胡为来,乃有鸣声惊织妇。
戴胜来,降于桑。
采采丽羽何清扬,天时月令仍相当。
兹禽一鸣谷雨至,农人闻之兴耒耜,蚕成缫丝秧及莳。
这首《戴胜行》描绘了元代江南乡村的春日景象与农事活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耕文化与自然节气的和谐共生。
开篇“江皋春暖桑盈墅”,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江边景色,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桑树茂盛,绿叶覆盖了整个村落,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三农耦耕蚕事举”点明了农忙时节,农民们在田间地头辛勤耕作,同时,养蚕的活动也在紧张进行中,体现了农事的繁忙与重要性。
“嗟尔戴胜胡为来,乃有鸣声惊织妇。”这一句以戴胜鸟的鸣叫作为转折,既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戴胜鸟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谷雨将至的信息,也触动了正在忙碌织布的妇女的心弦,使得原本宁静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和情感的波动。
“戴胜来,降于桑。采采丽羽何清扬,天时月令仍相当。”描述了戴胜鸟在桑树上停留的情景,其美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与春天的景色相得益彰。同时,强调了戴胜鸟的出现与自然节气的对应关系,即谷雨时节的到来,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循环,也是农事活动的重要节点。
最后,“农人闻之兴耒耜,蚕成缫丝秧及莳。”总结了戴胜鸟的鸣叫对农人的意义,它不仅预示着农耕季节的到来,激发了农民们开始耕种和准备养蚕的热情,同时也提醒他们适时播种,为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做好准备。整首诗通过戴胜鸟这一自然界的象征,巧妙地串联起农事活动与自然节气的关系,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杏林微雨霁,灼灼满瑶华。
左掖期先至,中园景未斜。
含毫歌白雪,藉草醉流霞。
独限金闺籍,支颐啜茗花。
世业嵩山隐,云深无四邻。
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
晚日华阴雾,秋风函谷尘。
送君从此去,铃阁少谈宾。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