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雨》
《春雨》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0)
注释
欲布:想要散布。
如膏:像油脂一样,形容雨的润泽。
势:态势,趋势。
先闻:首先听到。
动地雷:震动大地的雷声。
云龙:云和龙,常比喻君臣或相得益彰的关系。
相得起:相互催促、一同兴起。
风电:风和电,这里指自然界的风雨雷电。
一时来:同时到来。
霢霂:细雨绵绵的样子。
农桑野:农田和桑树地,泛指农村地区。
冥濛:昏暗迷茫,形容雨雾蒙蒙的样子。
杨柳台:种有杨柳的高台或楼阁,泛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何人:谁。
待:等待。
晴暖:晴朗温暖的天气。
庭:庭院。
牡丹开:牡丹花开,牡丹象征富贵和美好。
翻译
想要春雨像油脂般遍布,先得听到震撼大地的雷鸣。
云和龙相互催动而起,风与电在同一时间到来。
细雨滋润着农田桑园,朦胧细雨笼罩着杨柳亭台。
谁在等待晴朗和温暖?庭院中牡丹正待绽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雨即将来临的景象。"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两句生动地描述了天气变化之前那种紧张而又微妙的预感,仿佛大自然在酝酿一场惊人的风暴,而这种变化首先从地下传来的震动声中可察。"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则是对即将爆发的风雨之势的描写,云与龙(象征着狂风)的交织和冲突,以及伴随而来的电闪雷鸣,都预示了一场强劲的春雨即将到来。

接着,诗人通过"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两句,展示了雨水浇灌大地后的景象。"霢霂"形容细雨如丝般轻柔,而"农桑野"和"杨柳台"则分别代表了农田与庭院中的植物,在春雨的滋润下生机勃勃,充满了生长的活力。

最后两句"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表达了一种期待。诗人不仅对即将到来的春雨感到兴奋,更在乎雨后天气转晴时,那些等待着阳光温暖的人们能够欣赏到的美丽景致——如同牡丹花朵绽放的壮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机与变化的敏锐感知,以及对生命力与美好事物的热爱。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己亥杂诗·其十七

金门缥缈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鳞。

终古汉家狂执戟,谁疑臣朔是星辰?

(0)

浣溪沙.初夏

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误他双燕未归梁。

(0)

柳桥不知谁氏园旧有梨树六株花甚盛余每当月夜坐观移时拟买之屋而扁曰香雪园今归谁氏梨且斫尽矣

六树梨花打百毬,昔年曾记柳桥头。

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

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

今来斫尽谁家圃,辜负山人扁额休。

(0)

观鳌山

禁卫森严夜寂寥,灯山忽见翠召荛。

六鳌并驾神仙府,双鹊连成帝子桥。

星振珠光铺锦绣,月分金影乱琼瑶。

顾身已自登缑岭,何必秦姬奏洞箫。

(0)

忆王孙

从初得得便风流。降伏龟蛇住定州。

千日丹成永永收。好因由。自在逍遥万事休。

(0)

卜算子.雨中

急霰打窗纱,正是愁时候。

无柰愁多着酒消,反被愁消酒。

又灭又明灯,还短还长漏。

为问梅花有甚愁,也似愁人瘦。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