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微雨霁,灼灼满瑶华。
左掖期先至,中园景未斜。
含毫歌白雪,藉草醉流霞。
独限金闺籍,支颐啜茗花。
杏林微雨霁,灼灼满瑶华。
左掖期先至,中园景未斜。
含毫歌白雪,藉草醉流霞。
独限金闺籍,支颐啜茗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雨过后的杏林景象,杏花在细雨的滋润中更加鲜艳夺目。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享受。
"杏林微雨霁,灼灼满瑽华"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基调,细雨如丝,为杏花增添了一层神秘而柔和的光泽。"左掖期先至,中园景未斜"则表明诗人对这美好景色的急切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忍离去的情怀。
接下来的"含毫歌白雪,藉草醉流霞"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美的享受,"含毫"可能是指杏花轻轻沾湿了雨珠,而"藉草醉流霞"则描绘了一种诗人沉浸在这春光中的惬意与忘返。
最后两句"独限金闺籍,支颐啜茗花"通过对室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在欣赏杏花之余,又将这种美好带入室内,享受着那份静谧与安逸。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篇典型的中国古代田园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真切表达,诗人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美好片刻的珍视和欣赏。
乌尤江心起。夜火鸣榔空翠里。
游鳞成队,三月绿摇沙嘴。
下网初寻郭璞台,载酒休斫琴高鲤。
烟沈半篮,春潮千尾。古刹谁将砚洗。
蘸偷一篙桃花水。年年吞尽云光,鸬鹚堰底。
认来班鬣秋还到,画就香腮图难儗。
樵青镜中,黛螺如此。
疏林瘦竹。作万种凄凉,寒梦难续。
谩立阑干,遥揽春晖,天涯空自盈目。
红消翠减凭谁记,且傍这、小窗横幅。
任秋来、落叶无情,送尽玉蝉哀曲。
犹喜庭前素羽,碧云明月里,顾影忘独。
料得融融,丝胜椒盘,仙骨露华香熟。
帘前阵阵南来雁,莫寄与、离愁枨触。
算世间、一例春空,只有萼华凝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