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苞淡注。自是东君试。
占断陇头光,正雪里、前村独步。
一枝竹外,日暮怯轻寒,山色远,水声长,寂寞江头路。
小桥斜渡。人静销魂处。
淡月破黄昏,影浮疏、清香暗度。
竹篱茅舍,斜倚为谁愁,应有恨,负幽情,惟恐风姨妒。
素苞淡注。自是东君试。
占断陇头光,正雪里、前村独步。
一枝竹外,日暮怯轻寒,山色远,水声长,寂寞江头路。
小桥斜渡。人静销魂处。
淡月破黄昏,影浮疏、清香暗度。
竹篱茅舍,斜倚为谁愁,应有恨,负幽情,惟恐风姨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乡村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独自漫步时的心境和情感。"素苞淡注"表明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显现,但仍是轻柔而不张扬。"自是东君试"则是说这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考验或尝试。
接下来的"占断陇头光,正雪里、前村独步",诗人在积雪中独自行走于前村之中,这里的"断"和"独"字眼,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冷清。"一枝竹外,日暮怯轻寒"则是说到了黄昏时分,诗人站在一枝竹子旁边,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山色远,水声长,寂寞江头路"中,山的颜色似乎被拉得很远,水流的声音绵长,而江边的小路显得格外寂寞。"小桥斜渡。人静销魂处"里的"斜渡"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而"人静销魂处"则表达了在这个安静之地,人的心灵仿佛可以得到洗涤和超脱。
下一句"淡月破黄昏,影浮疏、清香暗度"中,淡淡的月光穿透了黄昏时分的阴霾,影子似乎在空气中飘浮,而清新的香味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竹篱茅舍,斜倚为谁愁"中的"竹篱茅舍"描绘出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而"斜倚为谁愁"则是诗人对这宁静环境中所寄托的情感。
最后,"应有恨,负幽情,惟恐风姨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似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苦恼,而"惟恐风姨妒"则是担忧这份情感会被轻薄的春风所背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孤寂和幽深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走在雪地中的心境与情怀。
吾闻昔日西王母,鞭鸾宴罢瑶池侣。
萼绿双成夹宝幡,人间天上恣游处。
尔来八万六千春,二见桑田复为卤。
鍊丹曾度魏夫人,阅世应同皇太姥。
前年犹餐钟山玉,去年移家华阳曲。
华阳群仙争献寿,大茅起舞小茅续。
高堂鹤发云作裳,芳筵沆瀣羞鹔鹄。
吁嗟母兮不羡箫歌拥芳筵,还见珠树胜当年。
珠树花开艳五色,长与蟠桃共荐璇台侧。
爱此芙蓉花,簇簇水之湄。
上有竹参差,下有水涟漪。
水竹相映发,红白交光辉。
自我牵物役,三年不见兹。
前日吴门归,常恐后花期。
家人向我言,花开尚未齐。
连朝登楼望,风雨何凄其。
恐复花憔悴,徙倚多嗟咨。
花神好护惜,留此迟晴曦。
今日秋爽佳,转觉花多姿。
过雨著深浅,因风故高低。
既耀朝阳色,更与落日宜。
一生爱花心,输写当此时。
何以酬花神,但有酒满卮。
自从抱病来,甘与曲蘖辞。
对此不快饮,空负看花为。
但愿十日晴,兼谢尘鞅羁。
客至不出迎,闭门客勿疑。
虽有爱花人,不如我情痴。
我思古人言,胜事空自知。
《芙蓉花下独饮戏柬里中兄弟》【明·李流芳】爱此芙蓉花,簇簇水之湄。上有竹参差,下有水涟漪。水竹相映发,红白交光辉。自我牵物役,三年不见兹。前日吴门归,常恐后花期。家人向我言,花开尚未齐。连朝登楼望,风雨何凄其。恐复花憔悴,徙倚多嗟咨。花神好护惜,留此迟晴曦。今日秋爽佳,转觉花多姿。过雨著深浅,因风故高低。既耀朝阳色,更与落日宜。一生爱花心,输写当此时。何以酬花神,但有酒满卮。自从抱病来,甘与曲蘖辞。对此不快饮,空负看花为。但愿十日晴,兼谢尘鞅羁。客至不出迎,闭门客勿疑。虽有爱花人,不如我情痴。我思古人言,胜事空自知。
https://shici.929r.com/shici/IeL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