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重烟浓山更深,半窗楼阁昼阴阴。
道书一卷香凝榻,岩翠千层鸟堕林。
雨重烟浓山更深,半窗楼阁昼阴阴。
道书一卷香凝榻,岩翠千层鸟堕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春日山居图景。首句“雨重烟浓山更深”,以“雨重”和“烟浓”渲染出山中湿润朦胧的氛围,暗示了春雨绵绵,山色迷蒙的景象。“半窗楼阁昼阴阴”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静谧与幽暗,白天的光线似乎也被这雨雾所遮蔽,使得楼阁显得更加隐蔽和神秘。
接下来,“道书一卷香凝榻”一句,将画面转向室内,通过一本道书和香炉散发的香气,展现了主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这里的“香凝榻”不仅描绘了香炉置于榻旁的情景,也暗示了主人在静思或阅读时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宁静与祥和的气息。
最后一句“岩翠千层鸟堕林”,将视线拉回室外,通过“岩翠千层”描绘了山岩上层层叠叠的绿色植被,以及“鸟堕林”形象地表现了鸟儿在茂密树林中的活动,既增添了生机,又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调的山居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春天的静谧与和谐。
太守风流,裁红摘翠,点就玉湖妍景。
画船载酒,绣幕调笙,香送素波千顷。
树杪几队灯红,鳷鹊飞来,惊栖难定。
看银蟾一色,蕊珠宫里,竞摇波影。
畅好是皓魄初圆,青樽浮满,画里江城如镜。
六街箫鼓,兰桨齐开,钗色佩声交迸。
良夜试问如何,起视参横,虬壶未冷。
休更把紫云低唤,红粉两行娇并。
何处放怀,万里之流,千仞之冈。
笑非佛非仙,人称散圣,不痴不慧,古号遗狂。
蛮触争残,夔蚿观破,慢世须教觅乐方。
谁解识、有秕糠尧舜,啸傲羲皇。门前一枕沧浪。
但秋水、逍遥注几章。
问旧友谁过,井公园客,新知不厌,负局脩羊。
金粟前身,玉清往事,游戏人间傀儡场。
须回首、是丽农方丈,早认渠乡。
放船好。正水泛新萍,烟薰细草。
认那时楼阁,垂杨又青了。
愔愔小院春如醉,花气笼清晓。
甚东风、簸艳吹香,作成愁抱。重省旧池沼。
记前度吟秋,俊游都老。满地残红,苔径更谁扫。
湖山尚有闲鸥鹭,无事还寻到。
最销魂、一曲流莺树杪。
半亩松阴凉透户。问秋商、送来何处。
篷窗乍启,冰弦细响,认疏花庭宇。
碎按十三星,西风上、七条弦柱。
凄音自迥,黄昏正长,梧桐外、数声雨。
宝鼎香,仙袂举。紫云迥、旧词重谱。
湘江梦老,胡笳恨远,算飞鸿能诉。
几点逼寒空,应愁断、洞庭烟树。
曲终韵杳,南楼望冷,银河挂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