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董舍人》
《挽董舍人》全文
宋 / 李正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华发年方永,祠廷力未愆。

谁云牖下死,疑是醉中仙。

骥子持门户,鱼轩泣几筵。

浮生真瞬息,谁与问青天。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董舍人》由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通过对逝者董舍人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句“华发年方永”,描绘了董舍人在年岁渐长之时,仍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与风采,暗示其生命的美好与不朽。接着,“祠廷力未愆”一句,赞扬了董舍人在官场上的勤勉与贡献,即使在晚年也未曾懈怠,展现了其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对国家的忠诚。

“谁云牖下死,疑是醉中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董舍人的去世比作是“醉中仙”的离去,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又暗示了其离世时的安详与超脱。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情感更加丰富,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文学韵味。

“骥子持门户,鱼轩泣几筵”则通过董舍人的子女和家人在丧礼上的表现,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这里,“骥子”象征着董舍人的后代继承了他的优秀品质和家风,“鱼轩”则是古代贵族出行的车驾,此处用来形容家族的显赫与哀伤的场景,体现了家族对逝者的深厚情感。

最后,“浮生真瞬息,谁与问青天”两句,以深沉的哲理思考收尾,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者无法再见到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的无限遐想,希望其能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与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董舍人生前事迹的回顾和逝世后哀悼场景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而不伤、深情而庄重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李正民
朝代:宋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猜你喜欢

读伍子胥史事

惆怅当年死属镂,到头忠义竟何如。

眼悬城郭空怀旧,魂寄江涛尚贾馀。

向使君王从谏诤,未应宫阙便丘墟。

唯应教得鸱夷子,万里扁舟计不疏。

(0)

送雅上人自鄞归杭

之子幡然别,何人伴寂寥。

相从非世道,独去是寒朝。

目送孤帆远,魂随晓浪消。

重来须定约,莫待隔江招。

(0)

怀寄南陵尉沈道正

南陵初作尉,应亦似南昌。

名在神仙籍,才优翰墨场。

盗闻无欲止,吏化不欺良。

交旧如君少,怀思未易忘。

(0)

冬日

交因贫尽绝,懒与病相兼。

客里朱颜失,吟中白发添。

衲衣冬未补,霜气夜来严。

坐待朝曦上,支离曝短檐。

(0)

天目禅师归梁渚旧隐

闻师归渚上,欲尽百年间。

独鹤知难侣,孤云不易攀。

龙盂经几缀,虎锡上重环。

禅子多求法,玄门为启关。

(0)

竺山中夜

天汉无云星宿稀,夜凉清露湿山衣。

月明照我孤禅影,亦照松头野鹤飞。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