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昔日西王母,鞭鸾宴罢瑶池侣。
萼绿双成夹宝幡,人间天上恣游处。
尔来八万六千春,二见桑田复为卤。
鍊丹曾度魏夫人,阅世应同皇太姥。
前年犹餐钟山玉,去年移家华阳曲。
华阳群仙争献寿,大茅起舞小茅续。
高堂鹤发云作裳,芳筵沆瀣羞鹔鹄。
吁嗟母兮不羡箫歌拥芳筵,还见珠树胜当年。
珠树花开艳五色,长与蟠桃共荐璇台侧。
吾闻昔日西王母,鞭鸾宴罢瑶池侣。
萼绿双成夹宝幡,人间天上恣游处。
尔来八万六千春,二见桑田复为卤。
鍊丹曾度魏夫人,阅世应同皇太姥。
前年犹餐钟山玉,去年移家华阳曲。
华阳群仙争献寿,大茅起舞小茅续。
高堂鹤发云作裳,芳筵沆瀣羞鹔鹄。
吁嗟母兮不羡箫歌拥芳筵,还见珠树胜当年。
珠树花开艳五色,长与蟠桃共荐璇台侧。
此诗《王母歌寿句曲王生母夫人》由明代诗人胡直所作。诗中描绘了西王母的仙姿与长寿,以及她对人间的眷顾。开篇以“鞭鸾宴罢瑶池侣”描绘了西王母宴饮的盛况,接着“萼绿双成夹宝幡”展现了仙界的繁华景象。随后,“尔来八万六千春,二见桑田复为卤”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诗中提到西王母曾度化魏夫人,见证了世事的更迭,又在钟山采玉,移居华阳,与群仙共祝寿辰。通过“华阳群仙争献寿,大茅起舞小茅续”描绘了仙界欢庆的场景,而“高堂鹤发云作裳,芳筵沆瀣羞鹔鹄”则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仙人生活的祥和与优雅。
最后,“吁嗟母兮不羡箫歌拥芳筵,还见珠树胜当年。珠树花开艳五色,长与蟠桃共荐璇台侧。”表达了对西王母的赞美与敬仰,即使在欢庆宴会上,她也不羡慕人间的繁华,而是更加珍视仙界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西王母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境界和永恒的生命力。
问秋香都在何许。
棠阴暮凉风露。
空圆不费司花巧,玉立幽闲丰度。
如欲语。
似含诉。
一襟清苦愁千缕。
长门夜雨。
更月暗灯昏,水沉烟烬,寂寞琐窗户。
凭谁问,见弃宣和花谱。
应为孤高自娱。
升平枕上温柔梦,不到琳宫仙府。
仍为汝。
待安排,软金罗幕重遮护。
秋霜良苦。
怕清夜无人,天寒翠袖,孤影更衰素。
状骊歌慷慨,望天际,送君行。
眇月窟张骞,雪山殷侑,虚擅英名。
忠肝落落如铁,要无穷渤*驱长鲸。
笑指扶桑去路,等闲风浪谁惊。
士当一节了平生。
羞狗苟蝇营。
仗雷电神威,风云圣算,何往无成。
佳声定随潮信,报东夷重译观来庭。
好个皇朝盛事,毋忘纪石蓬瀛。
记春风门巷,骑竹马、舞青衫。
笑我拙何堪,君才十倍,头角**。
读书故都乔木,更含香兰省并归骖。
醉听滦河夜雨,清吟太液秋蝉。
别来何物是新添。
霜入鬓毛尖。
正渭北江东,暮云春树,得共新*。
人生别离居半,但公余、有酒且醺酣。
几日邻村桑柘,梦中烟雨江南。
正江南二月,春色里、送君行。
对芳草晴烟,海棠细雨,不尽离情。
思量汉皋城上,共当时、飞尽人青冥。
醉后嘉陵山色,马头杨柳秦亭。
十年一别鬓星星。
慷慨只平生。
爱激浊扬清,排纷解难,肝胆峥嵘。
此心一忠自信,更太平、丞相旧知名。
寄谢草堂猿鹤,移山未要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