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
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
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
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
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
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
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
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
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作《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是谢应芳所作,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分离时间之长和思念之情之深,如同度过六个秋天般漫长。"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写出了词人在分别后,借写作排解愁苦,岁月流逝使他显得更加苍老。
"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描绘了词人试图寻找友人而不得,只能在溪边独自回味过去的场景。"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以月光下的美景寄托对友人的遥想,想象中友人所在的仙境。
下片转而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呼唤龙伯、舞阳侯等神话人物,表达对昔日聚会的向往。"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再次强调对共享欢乐的渴望。"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感谢友人寄来的佳作,希望他们能一同唱和。
最后,词人将这些珍贵的友情寄予后辈,期待他们能传承这份深情厚谊,"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寓意要子孙们珍藏并学习这种深厚的情谊。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问今何日,旧也曾尾,东风鹓鹭。
回首念,家山桃李,归去来兮闻早赋。
梦境里、尽何妨疏散,时趁莺晴信步。
是则是、清闲自好,一点心犹怀古。
记得平世痴儿女。自灯宵、游了三五。
还次第、湖边去也,寒食清明炊未住。
是处处、是丹青图画,随意狂歌醉舞。
奈蓦被、烟花浪手,一掷残阳孤注。
须信乐极悲来,谁道是、曾歌琼树。
夕阳亭遗涴,翻得江涛似许。忍望著、□天津路。
最是鹃啼苦。算世事、消把春看,还有落花飞絮。